技术中心
 
 

全景摄像机的四大特性及多技术融合发展方向

   日期:2013-01-13     来源:互联网    
全景摄像机发展至今已有十年有余,而真正的推广却是从近两年才开始的。因其高昂的价格、复杂的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图像校正后的低分辨率等因素的限制,全景摄像机并没能像其他普通摄像机那样进入大众的生活,而是主要定位在专业应用市场,比如大场景环境或易于垂直安装的场合。

全景摄像机的四大特性
  
从产品技术面剖析全景摄像机,则主要有四大关键点:

1、镜头优劣会大幅度影响监控图像的质量;好的镜头可达到高清、百万像素以上,而帧速(每秒钟动画传输的速度)越高,也越能看清楚监控目标的移动过程与细节动作。

2、一款性能良好的全景摄像机,必然有高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由于全景摄像机的监控范围宽广,图像传感器的信息量必然十分庞大,不像一般的摄像机只需处理监测场景中一部分的画面。因此,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高低与否,也是影响监控成像放大后,图片清不清晰的关键。

3、使用鱼眼镜头的全景摄像机,其成像原理与普通摄像机不一样,图像边缘往往会形成一个凸出、变形的画面,所以要比普通摄像机更容易使图像扭曲或失真,影响成像质量。所以如何矫正、还原图像,看清图像中的监控物体,就是全景摄像机最重要的问题。

理论上,有两种方式能矫正鱼眼镜头成像失真的问题,一种是由后端平台进行信息处理、还原成像;另一种则是在摄像机内置软件直接矫正,然后再传输到监测后端。一般而言,比较推荐使用后者解决鱼眼镜头失真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舒缓网络传输宽带和后端存储的压力,提高了监控运行的效率。

4、可以使用虚拟PTZ对存储的图像做放大、缩小等细节观察。PTZ在安防监控领域是控制云台上下左右转动与镜头变聚焦,用于自动或手动追踪锁定的目标,在监测范围内一路跟拍追踪目标。而全景摄像机所采用的虚拟PTZ,应用概念类似云台的追踪效果,只是不必象真实的云台那样进行实际的机械化转动,而是通过缩放图像来达到类似的效果,因而能大幅递增监控系统的使用寿命,使得监控人员在操作上更容易上手,也能降低维护费用。

  全景摄像机的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对于全景摄像机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更多的是厂家的宣广和引导工作。其实业界对于全景摄像机的技术并没有太多的争议或质疑,并且个人认为,对于全景摄像机的定义也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辩论,关键是要看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需要,是否解决使用者的具体问题。

多技术融合是未来全景摄像机发展的主要方向:

VMS支持

  全景摄像机的图像处理需要VMS(视频管理软件)的支持,但由于目前的鱼眼展开算法都是厂家私有的,导致VMS支持范围非常有限。如何将鱼眼展开算法实现互通共享,实现统一标准接口,是未来设备厂家和集成商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分辨率
  
全景摄像机相对于普通摄像机而言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其超大的监控范围,然而从分辨率密度上来考虑,同样的像素的摄像机在监控更大的区域时会导致像素的分散和退化。这是由于监控范围很大,在与传统监控镜头共用大小相同的成像芯片上,就需要接收数倍的图像信息,这就造成画面分辨率的下降,因此只有在对监控图像画面质量要求不太高或使用高分辨率成像器件时才能使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300万像素的全景摄像机画面质量看上去像CIF分辨率。所以对于全景摄像机而言,提高画面分辨率是未来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低照度
  
全景摄像机大多数都没有ICR(机械式红外滤色片),导致其低照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因为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更多关注全景摄像机的夜间效果,譬如采用ICR+红外补光或者提升感光器的感光性能来提升低照度效果。

宽动态
  
以鱼眼摄像机为例,其采用具有360度超大视角的鱼眼镜头监控整个场景,如此大范围的监控势必会导致全景摄像机在白平衡以及曝光等方面的处理困难。正是由于这点,限制了全景摄像机在室内的应用。解决好全景摄像机的宽动态效果,能够推动未来全景摄像机在室内环境的应用。

智能
  
如何解放安防的人力一致是智能分析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全景摄像机的无死角监控的条件下实现智能分析一定能够带来更好的安防应用。

越来越多的客户会要求“看得更多、看得更清”,所以全景摄像机必然有着很大的市场。为此,海康威视也做了大量的投入致力于全景摄像机的研发,如今已经推出了全系列的产品,包括高200万像素CCD、CMOS,500万像素CCD、CMOS等系列全景摄像机,以及200万像素鱼眼、500万像素鱼眼摄像机,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不同价位要求的客户需求。



 
  
  
  
  
 
更多>同类技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