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解决东方红一号超短波天线弹出难题

   日期:2005-06-16     来源:郑州晚报    评论:0    
 

  核心提示:他温和却又刚毅,在69岁高龄时拒绝了南方一些单位的高薪聘请,毅然率全家从兰州来到了河南。他为“两弹一星”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破解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 超短波天线弹出的难题。2005年6月10日,再差5天就76岁的他因病在北京去世,他走的太匆忙,匆忙得没有来得及处理手中的文稿,匆忙得没有和学生说上最后一句话。最后的日子里,他最牵挂的是今年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还牵挂着实验室的课题的进展。他就是刚刚去世的河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党鸿辛。

  临终时最牵挂毕业生安置

  6月15日是“两弹一星”有功之臣党鸿辛院士76岁的生日,如今,在河南大学科技楼三楼的那间不到20平方米面积的党院士生前的办公室里,天花板上的彩带依旧的鲜艳。那是去年党院士75岁生日时,学生为他专门布置的。但如今党院士的办公室里,只有他的遗像在默默地注视着一切。党院士于6月10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为了祖国的“摩擦学”研究辛劳一辈子他终于可以歇歇了。

  “党老师是1998年来河南大学工作的,作为国家“两弹一星”的有功之臣,党院士从来没有向学校提出过任何非工作以外的条件,他是我校老师所应追崇的一面旗帜。”河南大学校长关爱和博士泪眼婆娑。

  1949年,党鸿辛从广西的一个小山镇考入广西大学化学工程系。1953年9月,正在读书的党鸿辛响应号召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了中科研工业化学研究院。特殊的年代,火热的激情,作为一名研究员的党鸿辛投入到摩擦学的研究之中。从此,他的名字与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与中国的润滑材料研究工作紧密相连。

  无数科研人员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经过无数次试验,制造了中国的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没有设备,他们就用旧机床进行改造;没有材料,他们就用废品改制。记得在国家决定研制人造通讯卫星时,党院士和战友们接到一项特殊的研究任务———寻找特殊的润滑材料。“那完全是从无到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经过10年的时间,他和战友们最终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固体润滑膜,解决了卫星发射的关键问题。

  在他临终的时候,最牵挂的是今年毕业生工作的安置情况和实验室工作的进展情况。

  “东方红一号”留下的足迹

  谈起党院士为何在69岁高龄仍全家来到河南,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的特聘教授张平余不胜感慨:党院士来河南,主要是为了事业,为了把科研产业化,也为培养更大的摩擦学人才。 “我1983年到兰州化物所时,党院士就是研究所的润滑实验室主任,我们在兰州一起工作了15年,党院士是一个十分敬业的人”。

  “先生的认真是出了名的,老一辈科学家的追求、科学精神集中体现在他的身上。”张教授提起党先生,心中由衷的赞叹。

  1967年,为解决在100℃至零下100℃下超短波天线能正常工作的导电干膜问题,党鸿辛作为负责人带领几个人到北京科学仪器厂边进行研究边改进,最终先择了一种以铜为基础的干膜,成功地解决了卫星信号传递问题。

  1970年4月24日晚,当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胜利升空后,卫星周围四根二米多长的超短波天线迅速弹出时,党鸿辛和他的同伴们一起欢呼。因为若不解决天线的导电润滑问题,在超低温或超高温下它会冻结在一起,或融为一团,“东方红”乐曲也不能响彻云霄。这是关系到卫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当时作为参与研究“固体润滑”的党鸿辛年仅41岁,那年,他成功了。

  在随后的科学研究中,他又参与了“实践1、2号”、“尖兵一号”人造卫星的有关润滑膜的研究,其中“331工程”超低温高速齿轮固体润滑膜的研制,解决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问题,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特别奖。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有功人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河南大学特殊功能材料实验室名誉主任党鸿辛院士作为惟一一位在河南工作的代表参加了大会。

  “如今,实验室正是大量出成果的时候,担党院士却不幸去世了,我们在济源所建的‘纳米材料工程中心’再过几天就要剪彩了,这是党院士一手操办的,可是他却没有等上这一天。”关爱和校长说,“尽管我们给他配备了学校最好的车辆,但他都是自己步行上下班,除非工作问题,从来不向学校提出其他要求”

  生病以前没用过专车

  “他每次上班都提一个红布做的手提袋,穿一双老式的运动鞋,见面还笑眯眯的给大家打招呼,在我印象中他来河大后这个手提袋就一直跟在身边。”河南大学宣传部时瑞刚印象深刻。

  而在党院士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在河大校园广为流传,让河大师生对先生的风范崇高敬仰。2003年春节过后,党院士从兰州返回河大,河大专门派车到郑州火车站接院士,但当日突然大雾弥漫车辆禁止通行,而党院士手机又因欠费停机,双方失去联系。等大雾散去,接车的人到达郑州火车站后,发现党院士站在出站口,已在寒风中等了近两个小时。接车的人问院士:为什么不打个车到开封,回去肯定给你报销的。但院士只简单地回答:知道你们要来,就一直在这儿等了。

  党院士来到河大后,考虑到其年事已高,学校专门为他配了一辆轿车,“但在2004年生病以前,他几乎没用过,下大雨也打伞上班。有一次下大雨,我发现他要打伞回家,劝了半天他才垦坐车”,和党院士在一起工作的吴志申教授回忆院士的过去。

  在他的带领下,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获批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该实验室已成功地与洛阳炼油厂、胜利油田、洛阳浮法玻璃股份集团公司、兰州炼油厂等单位合作,利用纳米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里面聚集了38名博士在党院士的带领下再从事科学研究。

  倾心实验室大儿落下残疾

  党智亮是党院士最小的孩子,当初起名字的时候,党院士希望他能把自己的智慧发挥出来,期望自己最小的儿子能从事“固体润滑”的研究事业,但是小儿子偏偏把“生物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事业,违背了父亲的意愿。

  “我的大哥叫做党智强,二哥叫做党智立,我是父亲最喜欢的孩子,他一直希望我能够延续自己的事业。可是我没有。”党智亮流着眼泪告诉记者。

  在刘智亮大哥小的时候,一天突然发高烧,母亲很着急,一直盼望着父亲回来,当很晚的时候,父亲从实验室一直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智强的病被耽搁了,最后落下了小儿麻痹的残疾。

  “听我的母亲说,当时父亲回家后,很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回来给孩子看病,可是自己的实验室担负着国家的重要科研任务,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和逃脱的问题,我母亲选择了支持父亲的事业,并没有去实验室叫父亲回来。”党智亮说。

  孩子终身残疾了,但是父亲对孩子的爱并没有终止。党智亮小时的记忆中,父亲永远都是忙碌的。每当休息天的时候,父亲都会让他们到办公室里去做作业,没有试验的时候,便教他熟悉试验设备,至今党院士实验室的设备党智亮都会操作。“我父亲给于了我很大的期望。”党智亮满眼的泪花。

  1997年的时候,父亲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他已经从兰州化物所退休了。当是南方有几所高校愿意出高薪聘请,开出的年薪达到了20万元,并给了很高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家人也都愿意回南方的老家去。但最后,父亲选择了中原这块土地。他被河南这块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土地所吸引,他被河南学子勤奋好学的学风所吸引。至此,他爱上了河南大学,除了出差外,他再也没有过离开河南。

  “他选择了河南,等于选择了他所固守的‘固体润滑’事业。”党智亮平静地说。

  最遗憾没再和先生说上话

  “最遗憾的是没能再和先生说上一句话。”6月14日,在河大为党院士设的灵堂内,党院士生前带出的博士生谷国团不停地摸着眼泪。

  “先生话不多,但每一个字份量都很重,他很和蔼,对文明年轻人鼓励最多,当我们有什么新的创意和点子时,他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嗯,行’。”正在读博士的张金纬回忆先生生前的点点滴滴,而和党先生的一次西北之行更让张金纬永记心中,“我们从兰州乘火车回来,在车上吃了几十元的份饭,但回到开封后党先生一定要把这几十元钱给我,我几次推脱,但先生最终还是给了我。你说和老师一起吃几十元钱的饭,能让老师出钱吗?”

  党院士虽年已七旬,但家中一直没有保姆,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处理。“去年春节,先生让我帮忙找一个钟点工,帮忙做做饭,但春节过后先生便到北京看病去了,临走前先生特地嘱咐我:我要看病去了,你告诉找的人,不要耽误继续找工作,等我回来了再过来。”这件事让谷国团感动不已也伤心不止:感动的是先生病重期间还为别人这么小的事操心,伤心的是先生再也无法回来吃保姆做的饭了。“先生不仅仅在学识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他都为人师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郑州晚报记者 卢曙光 宋振科 文/图)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