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企业排污监控数据缺失 环保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出台

   日期:2013-04-10     评论:0    
核心提示: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公布了3月份全省联网的838家国家重点企业生态环境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已联网但自2013年3月1日至3月31日小时数据缺失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73家。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公布了3月份全省联网的838家国家重点企业生态环境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已联网但自2013年3月1日至3月31日小时数据缺失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73家。环保局工作人员向中国化工仪器网编辑透露,虽然环保部硬性规定国控企业必须全部监控,而且要保证排污数据实时联网,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企业会故意不启用监控设施,也有一些企业设备维护都是外包所以数据不能及时传输,3月份通报名单公布后,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已经责成市环境监察支队对存在数据缺失的企业进行调查。

多企业排污监控数据缺失

4月初,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公布3月份全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运行情况:截至2013年3月31日,仍有2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未与省厅联网,已联网但自2013年3月1日至3月31日小时数据缺失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73家,其中化学需氧量(COD) 小时数据缺失55家,二氧化硫(SO2)小时数据缺失18家。“我们3月14日就给两家企业下发通知,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安装。”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宿迁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根据最新进展,4月2日当天两家企业已经完成设备安装,并于4月3日实现与市一级平台的数据上传,“明天的监控数据应该就能与省监控平台实现对接。”在数据缺失的企业中,南京29家、无锡3家、徐州10家、苏州4家、常州4家、南通2家、淮安4家、盐城3家、泰州2家、镇江 1家、宿迁11家。

按照环保部相关规定,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必须安装排污在线监控设备,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实时数据全省联网。为什么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监管呢?南京市环境监察支队相关人士告诉中国化工仪器网编辑:“数据是企业排污是否达标的主要依据。”以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实时监控平台,可以知道经污水厂处理后排向河道、长江的污水是否超标。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环保部门可以采取应急措施。今年1月初,这套系统监控到金陵石化二氧化硫突然超标,经排查发现是治污设备停电,这起突发事件随后得到紧急处理,没有造成环境严重影响。

部分企业故意不启用监控设施

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虽然按照环保部的硬性规定,国控企业必须全部监控,而且要保证排污数据实时联网,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企业会故意不启用监控设施。“原因可想而知,肯定存在排污数据超标、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不力等情况。与其因为数据异常被调查,还不如干脆不启用。”监控联网系统虽然完善,但终端传输口都在各个企业,企业日常运行维护不力是数据缺失的主要原因。这位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这些企业的设备维护都是外包,也是数据不能及时传输的原因。

市环境监察支队一位人士说,排污监控系统很复杂,偶尔出现数据传输错误难以避免,只要及时发现及时修复不影响数据判断就没关系,但是一些企业屡次出现同样的缺失故障,应该引起重视。3月份通报名单公布后,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已经责成市环境监察支队对存在数据缺失的企业进行调查。

环保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出台

日前,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又联合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以下简称《统计办法》)、《“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以下简称《监测办法》)。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天介绍说,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是完成“十二五”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制度保障。

《监测办法》主要是解决减排数据的准确性问题。该办法规定,减排监测包括为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开展的污染源监测和为验证主要减排工作成效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排污单位应当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开展自行监测和监控。纳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排污单位,应当安装完善主要污染物自动监控设备,在2013年底前完成氨氮和氮氧化物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和验收。监测办法对新纳入减排领域的机动车和农业源监测(检测)工作做了详细规定: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应按要求开展机动车环保检测业务,建立数据服务器,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实时上传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数据;纳入各地年度减排计划且向水体直接排放污水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开展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

《考核办法》主要是解决减排工作的责任考核问题。考核办法规定,总量减排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的建设运行情况、各项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三个方面。环境保护部会同发展改革、统计和监察部门,对各地区上一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进行考核,每年5月底前将全国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考核结果报经国务院审定后,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各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