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强地震监测 传感器技术助推地震检测

   日期:2013-04-26     评论:0    
核心提示:地震发生却没有得到预测,地震监测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地震检测技术急需升级,而传感器技术将是地震检测技术的最基础。数字化次声监测仪也就有利于监测地震。

2008年我们经历了汶川地震,那是不可磨灭的伤痛,2013年我们又经历雅安地震,同样是四川,同样是伤痛。留下的只有更坚强的活着。地震发生却没有得到预测,地震监测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地震检测技术急需升级,而传感器技术将是地震检测技术的最基础。数字化次声监测仪也就有利于监测地震。

各地加强地震监测预防发生破坏性地震

4月23日,记者从山东省东营市地震局获悉,山东省东营市已有8个地震台,下一步计划新建两个地震台。东营市数字地震监测台网是一个地方性区域地震遥测台网,目前由8个地震遥测子台和一个台网中心组成。台网中心采取自动及人机结合分析处理观测数据,形成集测震、强震、前兆观测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系统,能够为地震监测预报、应急指挥和工程抗震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天津除了在微观方面启用4个地震监测台网实时监测外,还在全市范围内布设了100多个宏观哨位。据实时观测,近期,未发现天津地区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迹象。昨天,记者就天津当前怎样加强地震监测方面的工作,走访了市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主任、研究员曹井泉。曹井泉说,天津的测震台网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快速定位,给出参数,市区1.0级的地震也能监测到,3.5级以上的有感地震,能够自动速报。全市范围内每隔7至8公里就布设了1个强震动台,将来还能预警,在地震波到来前的几秒至十几秒内,预警地震的发生。天津现在正在完善预警技术。目前,天津有9个有人值守地震台,12个无人值守地震台。

数字化次声监测仪和传感器技术助推地震检测

2013年4月20日清早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令人痛心的消息一时间铺天盖地的传播全球。据相关部门报道直至22日8时造成了一百多万人受灾,一百多人遇难,在此期间发生了2000多次余震。

4月23日,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长江学者”教授许强所带领的滑坡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次声监测仪,在20日早测试过程中意外捕捉到了芦山地震所产生的次声波信号。经分析,发现本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到达该校的时间为08:02:52,较地震部门报道的主震起始时间延迟约6秒。

该仪器主要功能是探测岩石破裂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次声波信号,并用于滑坡、崩塌的现场观测与早期预警研究。根据对芦山地震主震及多次余震的次声波监测数据逐个识别与分析,通过次声波最大振幅与地震震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震级与最大振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据此可直接通过次声波监测结果来估算地震震级。

新型地震加速度传感器,采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一体化的设计,传感器采用低功耗微型电子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使用嵌入式系统,配置了数据采集电源、授时、通信等模块,具备有线、无线的多种通信功能,可以在室内外进行大量的布设,通过多种方式联网,可及时将数据传回处理中心进行实时处理。

实时地震动监测和烈度速报在我国刚刚起步,以前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更重注仪器的观测效果,比较重视台站建设、观测环境建设,地震速报的专业业务的水准很高。对于大地震应急响应和救灾、减灾需要的快速产出还不多。如果在大地震发生的地区大量部署了加速度传感器,我们就可以近乎实时将极震区和地震影响强烈的地区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向公众发布,这对抢救生命、救灾减灾和稳定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