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打造智能电网“守护卫士”

   日期:2013-05-21     评论:0    
核心提示:随着智能电网的大踏步发展,作为基础核心设备之一的电流互感器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专家预计,到2015年,国内相关市场容量会达到20000相,年产值达到30亿元。

重点推介转化项目:光纤电流监测技术

产品素描:新型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它通过两束物理性能不同的光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光强变化测量出相应电流大小,解决了传统互感器因绝缘可靠性差及电磁饱和、电磁谐振等缺陷造成的爆炸或测量失准问题。

技术突破:共光路、差动信号解调方式调高了抗干扰能力,闭环控制技术扩大了准确度下的动态范围,全光纤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转化领域:电力领域

转化模式:技术转让、风险投资、许可使用、合作开发。

互感器是电网安全与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我国每年因传统互感器爆炸或测量失准造成的损失常高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元,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和社会稳定。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互感器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

新型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打破了长期制约我国电网互感器高压一次设备安全精密测量的技术瓶颈,解决了传统互感器因绝缘可靠性差及电磁饱和、电磁谐振等缺陷造成的爆炸或测量失准问题,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当之无愧的“智能电网守护卫士”。

成本降低30%

智能电网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智能电网。基于磁光、电光效应的新型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是智能电网革命性技术的出路。它解决了传统互感器因绝缘可靠性差及电磁饱和、电磁谐振等缺陷造成的爆炸或测量失准问题,同时与传统互感器相比,不需要消耗大量的铜、铝等有色金属,也不会对大气、水等造成污染,是节能环保的高科技产品。

其研制单位航天时代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拥有超过30年的光纤陀螺及光纤传感仪器仪表研制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载人飞船、探月工程、运载火箭、卫星和国防武器等领域。光纤电流互感器正是在光纤陀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

据航天时代郑春雷介绍,项目团队结合电力系统的需求,深入研究了光纤电流电压互感器温度、振动引起的干涉仪光路非互易性误差机理,提出并实现了时间与空间全互易光学干涉仪方案;提出了宽频域、全数字闭环自适应调制解调技术,解决了开环检测线性范围小的难题,实现了光纤电流互感器107~108大动态范围。

同时,项目团队还解决了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环境适应性和长期稳定性问题。结合电力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发明了光纤低应力绕制工艺及设备,解决了光纤扭转、张力精确控制等难题。突破集成光学器件芯片和尾纤制备技术,解决了光纤电流互感器器件环境稳定性问题。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全数字闭环调制解调及增益自适应控制技术,解决了光纤电流电压互感器调制系数随温度漂移的难题。在互感器长期稳定性方面,对影响互感器长期稳定性的基础光电子器件展开深入的研究,对新的集成光学器件进行加速寿命和精度试验,性能漂移减小1个量级以上。

与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Nxtphase公司产品相比,航天时代的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带宽、温度范围等关键指标更优,且价格仅为其70%还不到。

目前,项目团队实现了应用面可覆盖220V~1000kV光纤电流互感器系列化、型谱化产品,互感器可以与高压断路器、气体绝缘开关、变压器等高压仪器设备一体化集成,解决了高压绝缘及气密问题,节省安装空间80%以上。共申请17项发明专利(含国际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8项,获授权软件著作权4 项。

预期经济效益上千亿

随着智能电网的大踏步发展,作为基础核心设备之一的电流互感器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专家预计,到2015年,国内相关市场容量会达到20000相,年产值达到30亿元。

据了解,航天时代新型光纤电流互感器已在我国26个省区共49座智能化变电站中进行了应用。其中包括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永久展示工程、上海蒙自变电站和国家物联网展示工程无锡西泾变电站,创造了同技术领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设备形态的13项世界首次应用、18项国内首次应用,实现了产品在德国本土的应用。电压等级覆盖220V~1000kV,最长应用5年,数量超过1700相,在同类产品中应用量居世界首位。

在节能环保方面体现出的显著效益也是光纤电流互感器能够迅速得到应用的一大原因。郑春雷透露,互感器项目在环保节能、节约城市占地及变电站综合效益方面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推广应用后更是可创造千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目前,电气系统电学参量宽频域光纤精密测量技术已实现核心产品销售收入1.8亿元,新增税收1180万元,系统设备销售收入3.5亿元。

该系统成果除应用于智能电网外,还成功应用于舰船电气系统、电网行波测距、高压直流输变电、直流融冰、电源品质监测等多个工业领域,实现了电流、电压为基础的多种电学参量的测量应用。目前项目正在我国1000kV最高电压等级、新能源并网柔性直流输变电、轨道交通电力及热核聚变国际合作大科学工程等领域正在开展应用。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