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堪忧 环保部称强制性标准有望出台

   日期:2013-11-05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市的生态中心下属HealthyStuff.org网站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汽车内饰释放出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有消息称,目前环保部门计划对2012年3月起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修订,使其成为一种强制标准。

近日,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市的生态中心下属HealthyStuff.org网站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汽车内饰释放出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有消息称,目前环保部门计划对2012年3月起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修订,使其成为一种强制标准。

车内化学物质超过275种分解后有毒

据悉,在所有接受测试的200余款2011~2012款的车型中,不少全球畅销车型的内部空气质量不达标,其中本田思域、丰田普锐斯、本田CR-Z、日产Cube、讴歌RDX为空气质量最好的五款车。而空气质量最差的5款车则为三菱欧蓝德Sport、克莱斯勒200、起亚秀尔、日产Versa、马自达 CX-7。

研究者指出,目前已经确定的车内空气化学成分超过275种,而封闭的客舱则为这些化学物质提供了良好的反应空间。实验中,当车内温度升到约为88.8℃、仪表板表面温度上升到约为120℃时,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急剧上升。同时,车内化学物质会发生分解反应形成毒性更强的物质。将会对乘客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据生态中心研究人员描述:“目前并没有严格的法规对车内空气各成分的含量进行规定,消费者也无从考证所驾驶车辆的空气质量究竟如何,是否会对他们造成危害。”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做得较好的美国尚且如此,汽车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我国很可能有过之而不及,这不禁让人担忧。

与美国塑料工程师协会专家说法基本一致,日前,福建海都实验室以及福建权威环境监测机构—— 力普检测实验室的专家们便针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采样分析,根据海都实验室与力普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报告,汽车在密封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车内的有毒化学物质浓度将翻倍升高。其中,在阳光直射后高温密闭停放4小时的情况下,无论是新车与旧车均出现了甲醛超标的情况。对此,有专家表示,高温是促使车内有毒气体释放的重要原因,而一般车内温度往往高于外界温度,一旦汽车受到阳光直射,车内的有毒物质将会成倍地挥发。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有望成为强制性标准

目前环保部门计划对2012年3月起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成为强制性标准,也只是使车内空气质量状况比过去好一些,而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根据去年年底一项权威检测,目前90%以上新车都能够达到《指南》标准,这与大部分车主的真实感受相去甚远。为什么人们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感受,与权威的测量值差距那么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一直缺乏一套明确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直到2012年3月《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出台。不过,由于该《指南》只是一个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实施一年多时间以来,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改进非常有限。

调查显示,多达90%的人士认为政府应该立即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因为这事关民众健康,刻不容缓。在各方呼吁下,《指南》规定标准上升为强制性标准,即将成为现实。记者从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悉,车内空气质量有标准无执行的尴尬即将终结,目前环保部门正准备对《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进行修订,预计2015年将出台乘用车内空气质量的强制标准。

可以预期,一旦《指南》上升为行业强制性标准,将有助于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状况,但这种改进能有多大,目前来看并不乐观。

重点解决4大污染问题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在研讨会上表示,随着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解决新车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汽车整车生产厂和内饰件企业研发的热点、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关注点、汽车销售市场的卖点以及政府部门对汽车质量监督检查的重点。

据宋广生介绍,汽车行业要重点解决新车车内空气污染的4大问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车内异味问题、车内雾化材料污染问题和车内过敏性材料控制。同时,他提出,消费者在关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时,不仅仅是要注意新车内的污染问题,而且还要关注汽车使用过程中进入车内的PM2.5和化学污染物污染的净化问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