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加工系统 让“中国制造”更精密

   日期:2015-01-31     评论:0    
核心提示:工业4.0时代的到来,要求每个企业都必须对不断变化的生产要求和竞争态势做出快速反应。近年来,“智能制造”无疑是整个制造业的主旋律,在大力推广工业机器人的同时,如何让机器人更“智能”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新焦点。

工业4.0时代的到来,要求每个企业都必须对不断变化的生产要求和竞争态势做出快速反应。近年来,“智能制造”无疑是整个制造业的主旋律,在大力推广工业机器人的同时,如何让机器人更“智能”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新焦点。

2015年1月17日,沈阳远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在园区内召开arsma机器人智能感知加工系统新品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国内首套具有智能感知加工系统的ARSMA机器人正在为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的船用推进器桨叶进行自动化处理。

大型复杂曲面加工系统正在打磨一片螺旋桨,机器人就像活动自如人的一只手臂,在不停的打磨同时,还能把“手臂”伸进工具箱,并自动更换需要的打磨 头。一片粗糙的螺旋桨,仅用两个小时就均匀地把一个零部件打磨成精美的样品。如果采取人工打磨,至少需要7名工人同时打磨48小时才能完成;超声辅助机器 人加工系统很快就把钛合金零件削切好;铸件综合清理加工系统把零件的毛刺打磨得十分光滑。

这项世界尖端技术填补了我国机器人在大型复杂曲面加工以及对难加工材料进行加工等领域的空白,从而提升“中国制造”精度。

据沈阳远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韩旭介绍,我国目前的加工机器人应用主要集中在3c产品(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卫浴产品等 轻加工领域,即对轻质合金或陶瓷、石头等材料进行抛光加工,而德国、英国等工业强国已在重加工和精密加工领域有所突破,例如英国劳斯莱斯应用机器人能对船 用推进器、航发叶片、航空发动机机匣等进行加工,德国的应用工业机器人能对坚硬的铸件进行综合处理。但这些厂商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品质优势并不对外销售他 们的加工设备,更不会出售相关的技术。所以,机器人智能感知加工系统一直是国内的空白。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工业机器人基本上都是通过单一的位置控制策略进行 编程的,机器手臂很难适应复杂变化的工作环境。在加工刚度、定位精度等方面都只能达到机床的1/10。

2013年,韩旭从德国留学归国加入远大集团,之后组建团队研发机器人智能感知加工系统,历时两年研发成功。“智能机器人就像有大脑,机器人能自动 识别工件形位偏差,对预设路径进行在线补偿,规划。智能机器人还被赋予了感知功能,它就等于同时拥有了视觉、力觉,能为机器人加工参数在线调整提供感知信 息。另外,智能机器人使用了超声波技术,通过每秒钟20万次的震动大幅降低切削阻力,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韩旭表示,智能机器人在工作时通过激光扫 描仪采集到的工作信息会传递给电脑,电脑自动把所有的信息拟合成一个三维图像,并用这个图像跟原始理论三维图像进行对比处理,把偏差传递给智能机器人。机 器人再及时修正它的路径,从而达到高精度,以适应多种工件的加工要求。

此外,该系统还具备离线编程系统和高频振动辅助加工系统,使其更加适用于大型复杂曲面和难加工材料的机器人加工,将在航空航天、海洋船舶、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国内首套机器人智能感知加工系统的首个客户,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规划部部长高君成参加了此次发布会。高君成表示,这套设备可以满足螺旋桨的 打磨,不管在精度方面还是再抛光方面都比人工要好。有了这套设备,不仅可以改善原有打磨工艺粉尘大、油污重、易爆炸的工作环境,更可以为我国先进船舶制造 尤其是尖端产品制造做出贡献。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