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探月科学家称海南可建新卫星发射基地

   日期:2004-11-25     来源: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评论:0    
  “人类是孤独的,总是渴望着探索地球以外的太空,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月亮怀有深深的依恋。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走出地球,像‘嫦娥’那样奔向月亮,完成中华民族几千年累积下来的民族夙愿。”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深情畅谈--
  11月21日上午,在海南博鳌索菲特大酒店云亭内,一场关于“月球”的对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组委会的 安排下,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耐心细致地回答了众多记者的提问。
  “我支持在海南建立卫星发射基地”
  记者:海南的地理位置是否有利于卫星的发射?如果在海南建设卫星发射基地,对探测月球有没有帮助?
  欧阳自远:海南比起我国已有的三个卫星发射场来说,它的纬度更靠南。在海南建设卫星发射基地有许多优势,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地理区位的优势。
  中国现有的三个发射场,都受到了陆路运输的限制。把发射场建在海南,就可以采用海运解决运载火箭这样庞然大物的难题。
  海南纬度低,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它利于火箭的发射,有助于节省燃料。还有海南四面环海,火箭发射完了以后,不会产生其他方面的影响。另外从整体来说,我们国家也需要一个新的发射场,这个新发射场的建立将更有利于我们国家深空探测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我们非常支持这样一个事业的发展。
  曾对月球样品做精细研究
  记者:听说您曾经得到一块美国赠送的1克月球样品,这块样品对您研究月球有没有帮助?
  欧阳自远: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曾派特使来中国访问,送给中国政府一块阿波罗登月飞船从月球上采回来的样品,当时样品嵌在一块有机玻璃盒里。后来几经周折,这样品到了贵阳一家研究所,最后送到我们手上。样品重约1克,未标注是阿波罗哪次登月采的样品。当时我组织了全国的专家、优秀的科研院所,对它做精细研究。
  探月工程推动我们奔小康
  记者:如果探月计划成功,会给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欧阳自远:探测月球的主要作用是推动我们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也是对生产力的极大推动,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准也会提高。这是一个难以估量的变化!
  中国探测月球的工程不会影响我们实现小康,还会推动我们奔向小康。“嫦娥”探测月球工程第一阶段的投入预算14亿元,我现在算不出来,投入14亿元能获得多少回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能带动我们国家很多科学上的创新,获得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很多新的认识。而这些,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月球不适宜长期生存
  记者:人类可能在月球上建立一个长期居住的基地吗?
  欧阳自远:对月球的探测是分阶段实施的。首先是无人探测,然后是有人探测,最后是在月球上短暂的居留,再到长期的居留。但是月球的环境极其恶劣,是超高真空状态,温度聚热聚冷,说话也听不见,在月球上行走得穿宇航服。人类要在月球上生存,必须在一个密闭的情况下创造地球的环境,而这个代价是极其昂贵的。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月球上建立科学基地是非常必要的,今后会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和能源,逐步地建立一些基地。
  人类不会重演在地球上犯的错误
  记者:人类足迹所到之处,总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那么,人类在地球上的错误会不会在月球上重犯?探测月球,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有没有帮助?
  欧阳自远: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肯定地说,人类对地球犯的错误,不会在月球重演。因为月球不是一个可以移民的地方,不可能有几万人移民到月球上。
  见面会上,欧阳自远院士深情地说,人类是孤独的,总是渴望着探索地球以外的太空,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月亮怀有深深的依恋。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走出地球,像嫦娥那样奔向月亮,完成中华民族几千年累积下来的民族夙愿。欧阳自远院士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月球,他的梦想是在有生之年,能两次探测月球。也许,在梦中,这位对月亮一往情深的科学家,与月球有个浪漫的约会。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全面启动
  本报讯(记者赖志凯)目前,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已全面启动。卫星和卫星有效载荷、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全面展开,已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11月21日在海南博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4年学术年会上表示,中国已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并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
  据悉,中国首个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工程”进入实施阶段。目前,这两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已经完成,将在年底以前开始整星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正样卫星,也就是最终要实现发射的卫星的研制。据介绍,整个初样测试阶段将持续到明年6月份,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欧阳自远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探测太阳系的新世纪,美国宣布重返月球,而英国、德国、巴西等国家也纷纷制定了月球探测计划,全球掀起了第二次探月高潮。
  他同时回答了记者有关中国“嫦娥”工程探月三步走的具体问题。
  欧阳自远介绍说,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综合国力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近期中国的月球探测应以不载人月球探测为宗旨,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探月三步走”。第一步是环月探测。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第二步是月面软着陆器探测与月球车月面巡视勘察。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试验月球软着陆和月球车技术;第三步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采集关键性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他提醒说,中国探月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要开展多次,每一步均会在成熟后再进行下一步
  这位首席科学家认为,中国在基本完成不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后,根据当时国际上月球探测发展情况和中国的国情国力,可进一步研究拟定中国载人月球探测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以及与有关国家共建月球基地。在谈及中国何时开展火星探测,欧阳自远称,其实中国有科研人员很早就对火星探测做过各种各样的准备,有这方面设想甚至更为深空探测的设计,但火星探测在中国立项、实施,还需要通过长期的科学论证。
  人类探测月球的历史1958~1976年,在冷战背景下,美国和前苏联展开了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竞赛,掀起了第一次探月高潮。
  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美国和前苏联共发射83个月球探测器,成功45个,成功率为55.5%。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把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踩上了月球。
  1970年11月10日,月球17号载着世界上第一辆自动月球车上天。最后一个月球24号探测器于1976年8月9日发射,8月18日在月面危海软着陆,钻采并带回170克月岩样品。198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始构思重返月球的计划。而英国、德国、巴西等国家也纷纷制定了月球探测计划,全球掀起了第二次探月高潮。1994年和1998年,美国成功发射了“克莱门汀”和“月球勘探者”号月球探测器,对月球形貌、资源、水冰等进行了探测,奏响了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序曲。
  欧空局根据美国新的重返月球计划,迅速调整月球探测计划,2020~2025年实施载人登月,在月球上长期居留,2035年把宇航员送上火星。本月15日,欧洲首颗月球探测器“智慧一号”依靠太阳能,驶入月球轨道,飞进月球“大门”,开始探测月球。(赖志凯)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