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环境污染:漫长的修复不应“快进”

   日期:2013-04-24     评论:0    
核心提示:芦山地震在救援之后,下一阶段将很快开展的是震后重建工作。除了人员的安置依然会是重中之重外,震后环境修复的议题也当成为关注。因为有形的废墟损坏之外,一些无形的环境污染也常常尾随而至。

芦山地震在救援之后,下一阶段将很快开展的是震后重建工作。除了人员的安置依然会是重中之重外,震后环境修复的议题也当成为关注。因为有形的废墟损坏之外,一些无形的环境污染也常常尾随而至。

重金属、杀毒和灭菌剂次生污染物、细菌和病毒生物污染物、氮磷和农药污染物、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等,都是地震灾区常见的污染物,极有可能对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这些污染,往往会以一种更隐蔽更长久的方式影响灾区环境的真正修复。所幸汶川之后的经验,已经开始起到指导作用。

“隐形杀手”

历史上的教训比比皆是。

1995年日本阪神地区发生了里氏7.2级的大地震,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漫长而艰辛,历时近10年之久。但总结经验教训时,西南财经大学的李映东、李俊曾经撰文指出,日本灾后重建虽然强调生态先行,但仍然忽略了土壤的污染治理。

日本土壤污染治理专家铃木喜计曾公开表示,阪神地震发生1年后,地震中泄漏的许多有害物质依然残留在土壤中,并有部分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透过浅层堆积物,污染了地下水。

铃木喜计说,地震后日本官方和民间机构都只顾对地面上看得见的设施进行整修、重建,忽视了治理地下看不见的污染,受污染的土壤还被挖出来填埋到别处,导致污染扩散。

土壤污染主要有加油站、化工厂、化学药品的侵蚀,阪神大地震遗留下的地质污染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往往会造成山体滑坡、风险源事故排放、矿区尾矿坝垮塌和垃圾侵占等,对农田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震区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制药等行业原材料和化学品在地震发生时可能造成的罐体翻滚、管路破损和泄漏,也会导致土壤受到污染,尤其是工厂车间和化工仓库范围内的土壤最易受到污染。

因此,灾后重建不仅是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恢复,还有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

汶川大地震后,据卫生部通报,震后个别地区曾出现了饮用水中微生物超标、水源水中检出敌敌畏等严重问题。

汶川地震之后数日,环保部召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专家组成多个工作组前往灾区各个市县展开污染排查和评估,谷庆宝也是项目组的一员。

谷庆宝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研究员,他告诉记者,工作组的主要工作就是“排查工业企业的化学品、危险废弃物装置是否破坏,污染物是否流入河流或者污染饮用水”。

回忆起在汶川的经历,他说,工业企业密度比较大,污染隐患发现很多。有一些化工企业设备破坏了,化工原料暴露在外;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整个池被震坏,废水就排了出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晏维金也对本报记者说,除了重金属、化工原料的污染,抗震救灾过程中要洒大量的杀毒和灭菌剂,这些措施本是为了救人,但如果过量造成水体污染,反过来就会害人,其危害程度不亚于工业污染事故。

因此,他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关的机制,对于投放药品的种类和计量、投放的地点、影响到的流域、降雨量等有严格的统计。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也有理可循。

持久战

速度,是应对突发灾害的首要之义。但是,处理灾难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将是一场“持久战”。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0级地震。一年以后记者曾赴重灾区了解灾后重建情况。被问及灾后重建所遇最大难题时,宫城县负责灾后复兴的官员说正是垃圾的处理。

灾后一年内,宫城当地仅处理了垃圾总量的5%~6%,几乎每一样垃圾都经过了严格的分类,最终燃烧处理。当时因为担心垃圾受到核辐射的污染,还要对所有的搬迁垃圾做放射线测量,这些都增加了处理费用和时间。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修复时间长达10年,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修复用了6年。

2008年8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划》中指出,用3年左右时间使灾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或超过在前平均水平的重建目标。2010年5月25日,国务院出台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三年基本完成重建。

曾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延宗告诉本报记者,理论上,是应当对灾区的环境进行布点、监测,对污染物逐个排查。但实际上重建过程却比较迅速。“一个县城,甚至是一个乡镇,规划出来之后,国家投入资金建设,然后就结束了。”他说。

可是,地震灾区生态的修复周期却要远比城市的修复漫长。“汶川地震造成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在也还没有处理完。”谷庆宝说。在国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十年也不奇怪。

理论上,建设之前首先需要排查土地,可实际情况往往是各个地方、组织更倾向于集中力量在地面建筑的修复和建设上。

“现在城市里的工业企业关闭再建的话都要进行评估,里面的原料要清除,然后还要清洗。地震之后很多原料、很多有毒气体就暴露在那里,所以说地震对土地造成的危害,比企业常规关闭造成的危害要大多了。”谷庆宝说。

“我们现在做的工业污染场地,都是城市中心的,地价很高,做了能有资金回报。像农田污染,因为会影响农民收入,地方政府也会比较着急。但涉及一些荒地、历史遗留的污染,在没有达到对人产生危害的时候,可能会往后拖一拖。”谷庆宝说,地震灾区的环境修复,资金由国家提供,因此并不差钱,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意识——地方政府在申请项目的时候,是不是愿意把更多的资金用于这些“看不见”的修复。

矿产富集地的隐忧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缘,矿产资源丰富,诸多矿厂盘踞于此。

记者在雅安市国土资源局网站看到,目前雅安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32种,共设置采矿权370个,主要包括煤矿117个、铅锌矿22个、大理石矿32个、花岗石矿24个、石灰岩矿16个,采矿权矿区面积共计317.25平方公里。

本次雅安地震严重受灾区芦山县、宝兴县正是煤矿、铜矿、锌矿、镍矿、铝土矿、镍矿、铅矿等矿产的集聚地。

雅安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环保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环境应急监测组开展应急监测,组织环境监察人员赶赴灾区开展污染排查,同时组建危险废物和化学品应急小分队、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应急小分队,赶赴灾区,协助雅安市环保局排查放射源安全隐患并开展必要的辐射环境监测工作,避免发生次生环境灾害。

对这一地区的灾后修复,谷庆宝说,非常复杂,要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序。

地震发生后,环境领域关注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是保护饮用水,以及核泄露等放射性污染。其次,是对危险废物和化学品进行排查,防止扩大污染。对于已经造成或者潜在的污染,谷庆宝说,“现场就要找到解决办法”,处理得越快、越及时越好。

最后,地震造成的部分企业关闭、加油站遭破坏,其所在地的土壤存在污染隐患,随着雨水的冲刷等,很有可能污染水和其他土壤,如果重新在上面进行建筑,也必须要进行场地修复。

张延宗则认为,雅安只是一个小城市,工业少,只有少数轻工业企业,化学污染的危害不会特别大。最主要的是山区里的飞石、泥石流、堰塞湖等问题。房子坍塌比较少,基本是在山区,农户的房子以木质结构居多。

而且,雅安当地自然环境比较原生态,江河多,水量大,在不影响江过流的情况下,坍塌下来的垃圾,要么拉走,要么进到河里去。

2008年6月,国家环保部发布了《地震灾区土壤污染防治指南(试行)》,对地震灾区应重点关注的土壤污染问题、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估以及治理和修复等做出详细说明。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教授龙恩深对本报记者说,一系列的规划、指南、立项“实际上有一定指导作用”,但同时,他也表示,政府头绪比较多,对重大事件的重视程度和处理强度比较大,但想要长期坚持按照规划执行,需要一些后续的保障。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