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 政府不能“光扶”

   日期:2013-06-06     评论:0    
核心提示:光伏产业被视为“第三次能源革命”。可以不夸张地说,谁在这样的技术应用中领先,谁就可能引领下一轮经济发展。因此,欧美都将光伏产业列为战略产业,并实施不同的扶持政策,并不再把它视为一般性市场产品。

从表面看,中欧光伏战只是一起贸易博弈,但实质上并非如此。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都在寻找新技术,希望借此让萎靡不振的经济走向复苏。

此时的光伏产业被视为“第三次能源革命”。可以不夸张地说,谁在这样的技术应用中领先,谁就可能引领下一轮经济发展。因此,欧美都将光伏产业列为战略产业,并实施不同的扶持政策,并不再把它视为一般性市场产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这场博弈强度。中国与欧美的光伏博弈,其实是对新技术的“卡位”之争。只是美国自2009年实现了“页岩气革命”后,降低了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相对比较低调。而欧盟此次高调“双反”,则是借自由贸易为名,实施的一次反自由贸易制裁。

可见,此次欧盟的“双反”,目的并不单纯。

在看到光伏战深层原因的同时,还需要反思我们自己的产业现状:没有市场、没有原材料、没有技术,这才是我国光伏产业的真实写照。在这场竞争中,欧洲只是利用我国低廉劳动力和环境资源进行生产,却将技术、设备、市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光伏企业,只是充当了一个流水线工人。

所以,欧洲根本无意在光伏上面与中国协商。相关的价格协定欧盟看都没看几眼就直接拒绝了中方的提案。在光伏产业方面,中国完全依靠欧洲的现实,让我们缺少谈判的资本。

此次欧盟“双反”事件进一步证明,战略性产业更易受到人为“骚扰”;从扶持手段看,政府应该加大鼓励和投资战略性产业,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国内的应用环境。我国光伏产业由盛到衰,其原因有光伏产品不能并入电网,导致光伏企业过分依赖外部市场;从研发来看,我国光伏企业一度繁荣之时,多重视资本运营,而疏于技术开发,迄今为止,多晶硅提纯技术仍掌握在外人手里,中国光伏企业只能在下游“打工”。

可以说,中欧光伏战即使中国企业胜了,也难说取得实质性胜利,而只是维护了现有欧洲市场。从最终诉求来看,从政府到企业,都需要作出与战略性产业相匹配的决策转变。有了这个起点,我国光伏产业,才可能真正繁荣。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