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污染检出十大毒车 车内环境质量再引争议

   日期:2013-07-23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车问网正式对外发布历时近8个月,对国内汽车市场在售34个品牌共计121款车型内饰重金属及卤素检测,以及在香港三家权威检测机构所进行的汽车方向盘多环芳烃检测报告,并依据正态分布函数法,排序出“十大毒车”,而这也是复制了2012 年美国美国生态学中心的检测实验。

近日,车问网正式对外发布历时近8个月,对国内汽车市场在售34个品牌共计121款车型内饰重金属及卤素检测,以及在香港三家权威检测机构所进行的汽车方向盘多环芳烃检测报告,并依据正态分布函数法,排序出“十大毒车”,而这也是复制了2012 年美国美国生态学中心的检测实验。

多环芳烃检出率达到100%

该网站表示他们从正规渠道采购汽车方向盘,测试的车型包括了第一次检测中部分数值较大的车型以及此前未检测到的车型,时间耗费约1个月,并在公证处、律师的全程监督下,完成了所有配件的境外检测工作,保证了此次检测的客观公正。

根据报道内容:检测车型来源包括了长安汽车悦翔、奔奔、奔奔MINI以及长安铃木生产的SX4天语轿车、上海通用爱唯欧,从本次国产车方向盘境外检测结果看,多环芳烃的检出率达到了100%。除4个样本检测数值在10mg/Kg以下外,其他8个检测样本的多环芳烃测试数值都在10mg/Kg以上。如果按照德国GS有关多环芳烃的标准来衡量,超标比例达到了66.6%。

根据描述,他们选择了三家包括香港SGS、BV(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立德国际公证香港有线公司)作为此次检测机构,希望以此证明公正性,并且强调检测经过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作为公证机构,出具了公证书。在配件送至香港后,香港律师行廖国辉律师事务所进行了全程的跟随,从切割到送检,律师行委派的律师全程进行了摄像等证据保全的工作。

十类车型内饰有害物质含量高

除了方向盘的检测,该网站还历时近8个月,对国内汽车市场在售34个品牌共计121款车型内饰重金属及卤素进行了检测,包括方向盘、仪表板、仪表盘、扶手、座位、拍档、顶棚、遮阳板及门内饰,并对121款车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加权排名,其检测设备、流程与检测结果的分析与美国生态学中心(TheEcologyCenter)进行的检测基本相同,除去车辆内地毯的检测。

在测试结果排名中,北京现代朗动、北京现代新胜达、西亚特Leon、雷诺拉古娜、东风日产骐达、福特蒙迪欧、标致4008、雪佛兰新赛欧、标致3008以及本田CR-V这10款车的内饰重金属及卤素总体含量加权后排名前十,说明本次检测的其样本车型中内饰潜在含有的有害物质最多。

在检测结果最好的10款绿色车型中,自主品牌占据了其中的4款,且名列前茅,而在本次检测排名最靠前的“最毒10大车型”中,有两个来自于进口车,韩系车在重金属检测中表现差强人意,另外,标致和福特、雪佛兰都有车型上榜“最毒10大车型”。

参照各类标准 采用手持式金属元素分析仪

本次检测试验和取样均采用手持式金属元素分析仪——美国Innov-X便携式ROHS检测仪Delta系列,即经典型DC-6500,这类仪器是基于X 射线理论而诞生的,它主要用于军工、航天、钢铁、石化、电力、制药等领域金属材料中元素成份的现场测定。是伴随世界经济崛起的工业和军事制造领域必不可少的快速成份鉴定工具。

而手持式合金光谱仪的是一种XRF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确认物质里的特定元素,同时将其量化。它可以根据X射线的发射波长(λ)及能量(E)确定具体元素,而通过测量相应射线的密度来确定此元素的量。如此一来,XRF度普术就能测定物质的元素构成。

本次检测参照2000年欧洲车辆报废再循环法规(Directive2000/53 /ECoftheEuropeanParliamentandoftheCouncil)及中国2006年2月颁布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以及即将在中国实施的《汽车禁用物质要求》进行检测。

其中,《汽车禁用物质要求(征求意见稿)》所指,除部分在一定期限内豁免的汽车零部件和材料外,新认证车辆从2011年1月1日起、在生产车从2013年1月1日起,均应满足如下规定: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中每一均质材料中的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PBBs)、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不得超过质量百分数的0.1%,镉的含量不超过质量百分数的0.01%。

亟待国内标准空白被填补

由于我国尚没有车辆内饰多环芳烃含量的相关标准,所以即便检测出来的数值超高,相关车企也不会受到任何处罚。此次进行的相关检测,衡量标杆是德国GS《ZEK01.4-08》对二类消费品多环芳烃10mg/Kg的限值。

不过,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业界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去年3月1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国家标准发布,这只是指导性的行业标准,并非强制性法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难以给汽车生产商形成足够的压力,但却表示车内污染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尹建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指南》只是一个推荐性的标准,这类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反这类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虽非强制性标准,但作为推动汽车工业绿色低碳环保发展进步的规范性文件,《指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国内汽车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变化太大,很难有一个具有可比性的内外部检测环境,因此制定强制性标准难度较大。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