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机器人再下一城 完成夜间潜航任务

   日期:2013-10-15     评论:0    
核心提示: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由于战略发展需求,各国目前都在加强才海洋的探测工作,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潜龙一号正在太平洋进行试验性下潜作业。

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由于战略发展需求,各国目前都在加强才海洋的探测工作,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潜龙一号正在太平洋进行试验性下潜作业。

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避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

由于战略发展需求,各国目前都在加强才海洋的探测工作。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截至当地时间10月1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 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水器“潜龙一号”已在东太平洋作业区连续3次成功下潜作业,水下作业时间总计将近30个小时,并首次成功进行夜间下潜,试验性应用工作进展顺利。

潜龙一号,是中国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自主研发、研制的服务于深海资源勘查的实用化深海装备。该项目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2013年3月完成湖上试验及湖试验收,5月搭乘“海洋六号”船在南海进行首次海上试验,累计完成7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4159米,获得了海底地形地貌等一批探测数据,设备布放与回收成功率100%。

潜龙一号,外形是一个长4.6米、直径0.8米、重1500公斤的回转体,最大工作水深6000米,巡航速度2节,最大续航能力24小时,配有浅地层剖面仪等探测设备。“潜龙一号”可完成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探测、底质判断、海底水文参数测量和海底多金属结核丰度测定等任务。

据介绍,“潜龙一号”于当地时间10月6日在指定作业区入水,并完成水下作业。获取了64GB的声学数据,数据质量优良,潜水器各设备性能正常,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制6000米无人无缆潜水器首次大洋试验性应用取得初步成功。之后,该项目组先后在10月8日20时和10月9日22时开展了“潜龙一号”下潜工作。这是“潜龙一号”首次在夜间下潜作业,分别在水下工作8小时30分钟和10小时。至此,“潜龙一号”已连续3次成功开展下潜作业,各项设备性能指标稳定。

中国大洋29航次科考首席科学家刘方兰表示,“潜龙一号”连续3次在多金属结核区5200米海底成功进行了长时间自主潜行作业,说明“潜龙一号”整体性能较为稳定,基本达到了试验性应用的目的,随着对其性能不断改进,它在海洋科学考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