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法规陆续出台 治理修复市场规模或达几十万亿

   日期:2013-12-12     评论:0    
核心提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在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也有一些监管治理措施,但是在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方面做的还比较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在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也有一些监管治理措施,但是在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方面做的还比较薄弱。目前我国正在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相关的政策也正在陆续出台,环保部官员表示一旦土壤修复市场打开会非常大,远远超过大气和水的治理,将是几十万亿的规模。

土壤污染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的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已经走了将近40年的历程,但是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几乎还没有动。”12月8日召开的“2013年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公开表示,基于这一出发点,一旦土壤修复市场打开会非常大,远远超过大气和水的治理,将是几十万亿的规模。

庄国泰透露,环保部正在会同有关部委联合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此前,在12月3日召开的环保部常务会议上,环保部讨论了这一《行动计划》的送审稿。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这是新一届政府为应对严峻的环境污染而设计的三大环保行动计划之一。其中,《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于9月由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在研究编制当中。

“相比大气和水,土壤污染的来源更加复杂,主要是积淀了水和大气中的污染物沉积物,而我们的水和大气治理还处于攻坚阶段,这意味着土壤污染治理将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

体制和法律责任制约土壤污染治理

庄国泰称,实际上目前制约整个土壤污染治理的,一个是机制问题,一个是法律责任问题,再有一个就是技术问题。庄国泰表示,现在土壤治理都强调政府责任,但地方政府都依赖土地财政。如果政府让步,让用地的企业去修复土壤,由于依赖土地财政,“很难让出很多利来”,资金筹集就遇到困难。

落实企业责任是土壤污染治理的另一大难点。“土壤污染有历史性,现在很难找到污染企业,即使找到了,企业或改制,难以说明白是谁的责任,当然也难以承担支付责任。”庄国泰说。而在耕地治理方面,如何在治理过程中既让农民有经济收益,又达到治理污染土壤的目的,较难平衡。

在立法方面,庄国泰指出,土壤立法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立土壤污染防治法,另一种观点主张立土壤环境保护法。不同的立法思路,土壤治理成本有较大差异。

庄国泰表示,对土壤实施保护投入只需1元,风险管控需10元,而治理则需100元。从中国现在的监管能力来看,土壤的防治更难。“如果能做保护性的预测措施,可能会更好。我们比较倾向于土壤环境保护法,现在在探索,最后这个法怎么立,还要由上面拍板。”庄国泰说。

土壤治理市场规模或达几十万亿

由于土壤治理难度较大,正在制定的土壤保护法将侧重保护性预测措施。关于正在制定的土壤保护行动计划,庄国泰表示将从五方面展开,包括对耕地和饮用水源地的土壤保护,对污染源的源头控制,对被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加强修复试点示范以及监测体系建立等。

此前有消息称,《土壤环境保护法》已列入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起草。庄国泰表示,目前全国人大已明确,本届人大将立土壤污染防治法。

庄国泰认为,土壤治理市场规模一旦打开将非常巨大,规模或达几十万亿。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此次会议上也表示,国家和地方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政策。这些措施,不仅将加快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而且将带动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