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风口 八成企业家看好智能家居

   日期:2015-08-31     评论:0    
核心提示:“大量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投资,其投资的往往都是基础项目,这些项目多数都是中长期开发建设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一般,商业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投资。”丁国荣说,这样的投资,可以让丝路基金来帮忙。

调查显示,83.8%的企业家看好智能家居,79%看好智能穿戴,76.7%看好互联网医疗,76.2%看好互联网教育。即智能制造业、互联网医疗、养老地产和互联网教育等四大产业被企业家们视为“下一个风口”。

战略合作 重庆市又添招商引资平台

一个大平台遇上一个大都市,将碰出怎样的火花?昨日,亚布力论坛宣布与我市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发挥论坛及会员企业自身资源和优势,宣传推荐重庆,积极投资重庆,发挥重庆政府智库的作用。

记者从合作协议中了解到,论坛将利用年会和夏季高峰会帮助重庆搭建宣传推荐招商引资的平台。论坛方表示,将利用论坛影响力积极引导理事和会员企业,加大对重庆的投资力度;推动重庆金融创新;加强政府与论坛理事及会员企业的互动,发挥政府外脑作用。

我市相关部门则表示,市政府将积极创造条件全力支持会员企业在重庆投资发展。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为亚布力论坛在重庆开展活动提供便利与支持;按照相关优惠政策对论坛理事及会员企业在重庆投资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为其在重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同时,将协调相关部门对论坛理事及会员企业在我市投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值得注意的是,亚布力论坛将成为市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体制创新试点。相关部门将聘请论坛及有关会员企业负责人成为经济发展顾问,为重庆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会上,经信委、发改委、旅游局等多个部门与论坛的会员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下个风口 八成企业家看好智能家居

昨日,亚布力论坛联合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在重庆发布《2015年中国企业家发展信心指数(上半年)》报告。报告称,企业家们对经济环境的发展信心指数不如去年下半年,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企业家对于中国微观经济环境和法律执行效果的信心较低,分别为48.82和48.68。

亚布力论坛主编傅小永表示,经济增速下降、人力成本上升、下行预期形成,是企业家发展信心指数暂时下降的主要原因。

报告显示,近八成企业家认为,销售收入和利润呈现负增长的企业比例增加。企业家信心不足,一方面表现在对商业环境诚信度以及法律执行效率都较为担忧。只有14.4%的企业家认同当前商业环境的诚信程度,其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企业经营与去年同期相比,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销售收入增长的企业占比在下降,其中,201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的企业占比仅为35.7%。

调查显示,智能制造业、互联网医疗、养老地产和互联网教育等四大产业被企业家们视为“下一个风口”: 83.8%的企业家看好智能家居,79%看好智能穿戴,76.7%看好互联网医疗,76.2%看好互联网教育。

傅小永介绍,“当前经济政策影响”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得分最高,这得益于本届中央政府推出的商事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等战略,提升了企业家们的发展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的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受调查的316名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信心的总指数得分为55.13分,高于全国的54.51分。从一级指标来看,重庆企业家对法律环境信心和社会文化环境信心较高。

未来万科

三成员工是机器人

对于万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王石在接受采访时说,房地产是万科的“底牌”,未来十年也只能在这张底牌上发展,而物管则可以成为万科地产业务最好的延伸。

“现在,万科物管的员工是10万人;未来10年这个数据至少到达100万。万科也将变成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不过,王石所谓的100万人还包括机器人。“以后,公司的员工有30%将由机器人取代,即有30万为机器人。”王石透露,机器人生产也是万科未来转型的重点。

“万科将与世界知名机器人研究中心合作研发机器人,以适应中国深度老龄化的国情。”王石说,目前万科旗下的20个“第五食堂”中有8个是机器人在炒菜。2017年万科由机器人管理的酒店将在深圳开张。

“一带一路”带来巨大商机 民企当一马当先敢于“出海”

“一带一路”是大战略,世界是个大市场。没迈出国门的企业,奋发图强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到世界大市场淘金,走出去的企业则也有他们的苦恼。昨日,亚布力论坛闭幕仪式上,包括陈东升、尹明善等知名企业家,讲述了他们对企业发展的独到见解。

机遇

重庆将成“一带一路”支点

“这次我来到重庆,我特别关注‘渝新欧’铁路。”陈东升说,与会期间,除了和企业家讨论‘一带一路’的发展外,还重点关注了连接重庆、新疆和欧洲(德国杜伊斯)的大通道。

在陈东升看来,“渝新欧”大通道彻底改变了重庆的面貌,“一个深处西南内陆的城市,依靠这条铁路线,变成了一个直接通向欧洲的口岸。”

陈东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给了不少企业新的发展机遇,对于重庆这样一个城市而言,有了“渝新欧”作支持,重庆将成为“一带一路”的一个支点。“在这个支点上,我相信不少企业家能寻找到自己的机会。”

他说,这次来到重庆,不仅是700多个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在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亚布力论坛和重庆签订的战略协议,也给了企业家们未来在重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胆大

巨大商机,民企当一马当先

“‘一带一路’战略,对民营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应该一马当先,到海外去寻找自己空间。”尹明善说,“一带一路”战略下,不仅有4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也有充足的资金和市场给予中国企业机会。同时,对于海外企业而言,由于各个品牌都是不“东道主”,民企在这样的市场中,竞争更为充分;当地的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也没有多的考虑,让民营企业更有机会。

“民企心大胆大,更适合开疆扩土。国企家大业大,更适合保家卫国。”尹明善巧妙地比喻引来阵阵掌声,他说,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企和民企可以有所分工,国企在国内有着很多资源和市场竞争优势,更合适保家卫国,将自己的产品很好的销售到国内。而民营企业在投资上更为大胆更为果断,到海外去寻找机会,是民营更好的选择。

在尹明善看来,“一带一路”是民营企业的机会,但要吸取以前海外竞争的经验教训,不要“兄弟相残”。其次,在国外做生意要诚信,这样才能赢得市场,保住市场。

创新

企业走出去要克服山寨思维

“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我想从三个榜单谈起。”杨元庆说,第一个是最新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单,有106家中国企业,仅次于美国。第二个是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国企业有29家,数量在缓慢增长。第三个是跨国指数榜单。2014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不到14%,仅仅是世界100大跨国公司跨国指数的1/5。

“这三个榜单说明,中国企业已经够大,但论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杨元庆说,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动力不足,“中国市场足够大,躺着就能赚钱,很多人就不愿意走出去”。二是没有能力,不能适应全球化。“企业走出去,不光要有规模还要有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企业缺的。”杨元庆认为,产品受欢迎、服务过硬、业务模式有效、企业有信誉,走出去的企业必须具备上述所有强项,而且不能有死角。

“要走出去建立国际化企业,创新很关键。”杨元庆说,阻碍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最大因素——山寨文化。“什么是山寨思维?通俗点说:企业看到好产品、好模式,直接拿来照抄,乐于做山寨。

心细

与跨国企业竞争要摸清对方招数

“原本以为滴滴和快滴结婚了,中国在互联网专车领域的竞争结束了,却在半路杀出一个征服了欧洲和美洲的对手”。程维说,记得该跨国公司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曾经到过滴滴的办公室谈合作。“对方开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收购我们40%的股权,另外一个就是等着被‘歼灭’。这样的提议,被我回绝了。”

程维坦言,面对一个坐拥几十亿美元的对手,最初的战斗让他感觉迷茫。程维于是派了一个团队专门到美国硅谷去学习跨国大型企业的经验,他们发现跨国公司争夺市场的打法和美军相同,主要是打营销战和资本战,然而对方并不是东道主。其市场的基础并不如国内企业牢靠,所以滴滴就抓住了这一点,进行了反击,在第二季度中,滴滴打车仍保持了20%的市场份额。

融合

企业国际化须做到人才融合

“不同的文化背景意味着不同的人才特点。我在斯坦福大学做了25年教授,培养了70个博士、博士后,分别来自于美洲、亚洲、欧洲。他们都跟了我三到八年不等的时间。”沈志勋说,这些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跟人种是不一样的。从我自己的学生来看,都是亚洲人,中国学生和日本、韩国学生的缺点和优点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同样,即使都是白种人,北美洲与欧洲人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

“要做到国际化,就必须了解人才的特点,以及文化的蕴含和背景。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成功,才有办法走出去。”沈志勋认为,“一带一路”必须要做人才的融合,必须赢得下一代。“只有赢得了下一代,你的企业才能做大,”沈志勋说。

支持

四大投资原则 重点投向四领域

“大量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投资,其投资的往往都是基础项目,这些项目多数都是中长期开发建设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一般,商业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投资。”丁国荣说,这样的投资,可以让丝路基金来帮忙。

丝路基金选择项目和企业,一是通过“股权 债权”的方式给予支持,并且投资入股的比例都不大,不追求控股地位,以企业“走出去”为主体;二是合作的企业都是行业龙头企业,有较好的海外运营基础;三是项目本身有合理的投资回报。

丁国荣说,目前丝路基金正积极准备推出新的投资项目。下一步将坚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战略和规划原则、效益原则、合作原则和开放原则,以境外投资为主,以股权直接投资为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元素、努力扩大中国元素,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优势产能“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等四大领域。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