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催热“安防+PPP”模式

   日期:2015-09-07     评论:0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不断升温,各地相继推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久的工程,在资金上以及和政府合作区域性的复杂问题等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工期很长。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不断升温,各地相继推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久的工程,在资金上以及和政府合作区域性的复杂问题等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工期很长。与此同时,国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被引入国内,并且收效甚好,从最开始的普通规划各项目招标实施,到现在完全的政府资本合作,都是对于“安防+PPP”模式的肯定,但并不一定所有的项目都适合 “PPP模式”。

国家政策推动PPP

过去一年来,国务院和地方各省市陆续推出关于PPP模式的相关政策文件,其中发改委和财政部多次推出政策鼓励PPP。先是发改委公布《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用合同指南(2014版)》,鼓励BOT、BOO等多种形式提高项目运行效率。

几乎同时,财政部发布《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天津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网络等30 个PPP 示范项目,其中,新建项目8 个,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22 个,总投资约1800 亿元。

今年5月底,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已经在门户网站开辟PPP项目库专栏,公开发布PPP推介项目,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及运营。

发改委公告显示,本次发布的PPP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所有项目都已明确项目所在地、所属行业、建设内容及规模、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PPP模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社会资本可积极联系参与。

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2015〕42号》文件可查询到,目前 PPP适用的领域包括:再生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其中,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特定领域需要实施特许经营的,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执行。而国家也要求各地的新建市政工程以及新型城镇化试点项目,优先考虑采用PPP模式建设。

不同领域“PPP模式”定义不同

什么是PPP?简单总结而言,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关于PPP的具体定义有很多种。

联合国培训研究院:PPP 涵盖了不同社会系统倡导者之间的所有制度化合作方式,目的是解决当地或区域内的某些复杂问题。具体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为满足公共产品需要而建立的公共和私人倡导者之间的各种合作关系;其二是为满足公共产品需要,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进行的大型公共项目的实施。

欧盟委员会:PP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传统上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项目或服务。

美国PPP 国家委员会:PPP是介于外包和私有化之间并结合了两者特点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它充分利用私人资源进行设计、建设、投资、经营和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公共需求。

而在国内,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对PPP也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国家财政部: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国家发改委: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在笔者看来,无论如何定义,PPP项目的成功实施,均离不开运作有效的实施机关、专业合格的投资者、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的风险分担和争议解决机制、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等基本要件,当然也并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用PPP模式。

济南中维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路伟就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从需求来说,建设规模及投资庞大,必须要市委市政府高层领导重视才行。同时政府需要为此探索研究各类市场运作模式,以便解决庞大的建设资金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的区域可能适用不同的模式。

“安防+PPP”优势明显,企业面临挑战

既然PPP模式如此受欢迎,那么安防引入PPP效果到底怎样呢?首先引入市场化的资金和市场化的主体,PPP模式肯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政府不能把所有都大包大揽在自己手里,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利益动机,大量的短期行为导致很多的决策失误。其次PPP模式是一个好的模式,但是在目前来看,推广有难度,最后不光在互联网上,政府已经形成了政府债务,没有利益可赚,在整个投资的过程中,它就预计到了亏损。

实际上,自2008年后,以BOT、BT为代表的PPP模式逐渐就被引带进安防领域。而到2010年,在政绩和财力的平衡中,BT(包括BOT、BLT)模式已多见于全国各地的平安城市等一些政府大项目。从某种程度上说,其也进一步催热了安防行业的运用。

同时在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不断增大,BT、BOT等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之时,一些地市另辟蹊径引入金融租赁模式。在国家层面积极推进PPP,大型安防工程与PPP的深度结合也开始进入试点阶段。将PPP引入安防业,一方面,有助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减轻当期财政压力,润平政府负债周期;同时,有利于降低公共设施建设运营成本。此外,还可以提高公共设施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当然,目前国内PPP模式还处于初级合作阶段,相对于国外已经成熟的市场,国内市场还需国家的推广。

深圳揣摩科技有限公司国际部张泽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在韩国和德国考察他们的智慧城市的时候,发现韩国的松岛是一个智慧城市,所有城市的摄像头有一个大的控制中心,就是无死角的摄像头。在这个智慧城市管理过程当中,是公司来管理的。在公司大的智能控制中心旁边有几个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有几个小的电脑的系统。他们在这里面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通过大的空间获取信息,但是整个管理是由公司来管理的,这和国内是有区别的。”

从国内PPP项目落地进程来看,目前各地多处于试点阶段。中兴通讯打造的银川PPP模式为民资进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参考样板。而今,包括神州数码、同方股份等在内的“信息化建设国家队”也开始借力资本探索PPP模式。

从理论上来讲,PPP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资金压力、并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社会资本进入公共行业,为庞大的社会资本寻找到一个拥有稳定收益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机会。尤其是,在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和“三期叠加”的宏观环境下,PPP推广应用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会更大。也正是看中了PPP可能带来的良好效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PPP成为了管理层和地方政府眼里的“一石二鸟”的政策工具。

不过,在实践中,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PPP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安防企业而言,PPP也不只是意味着发展的新机遇。

目前国内安防设施需求快速增加,年增长30%。预计今年安防市场总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同时地方政府缺钱,急需通过PPP化解债务问题。不过,平安城市往往项目规模大、周期长,前期资金需求大,资金回笼慢,系统非常复杂。对于参与BT/BOT项目建设的企业,除资金实力要求外,对产品、系统、集成、实施、运行、维护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平安城市等大型安防系统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更为重要。这对于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企业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