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工业机器人技术助力制造向“智”造

   日期:2015-09-30     评论:0    
核心提示:政策推动制造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在发达经济体中早已开始。早在2011年,作为德国“高科技战略2020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德国就提出了将互联网与实体世界相连接,实现智能设备交互,建立相互融合的生产系统的“工业4.0”战略方案。此外,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法国的“新工业法国计划”、韩国的“新增动力战略”、日本的制造业“再兴战略”均早于《中国制造2025》落地。

中国试图将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从产能扩张转向智能升级,“一定不要把思维限制在究竟是要创新一个硬件还是研发一个软件上”,Baxer站在工作台前,夹起一枚印章,将其准确无误地盖在铺开的格子纸上,接着又将一张张散落的薄纸名片摞在一起。这台由美国创业公司Rethink Robots研发的机器人是达沃斯会场3层机器人队友(Robots as Teammates)展区的一件展品。工程师陈瑞斌向往来的参会者介绍称,“这台工业机器人通过记忆人类带动手臂运作的方式来模拟动作,主要应用在药品包装、电路板组装领域。”

从9月起,单价2.5万美元的Baxer将陆续在上海、深圳的四五家公司生产线上进行测试,随后将大批量投入使用。Baxer所在的机器人展区中共有9件展品,但没有一件产自中国。对比鲜明的是,会场外的每一辆接驳大巴上,都印有“中国‘智’造”的标语。这似乎预示着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紧迫。

中国制造业以产能扩张为发展核心的时代已经落幕。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为49.7%,创2012年8月以来的新低。这项指数由制造业订单量、产量、雇员数量、配送时间与原材料库存量5个指标加权计算而成,如果低于50%的荣枯线,则证明产业发展承受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政府正在通过鼓励发展新兴技术寻求制造业的发展方案。在达沃斯论坛开幕致辞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重申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这份于今年5月8日公布的计划旨在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突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实现制造业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升级发展。”李克强说。在德勤中国战略与运营合伙人张天兵看来,“这意味着信息技术将成为日后中国制造业成功的关键推动力。”

“一定不要把思维限制在究竟是要创新一个硬件还是研发一个软件上。”埃森哲战略全球可持续性业务董事总经理Peter Lacy对《商业周刊/中文版》表示,“我们现在需要的思维是从整个制造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创造出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

参会者们认为,使用具有与人类安全共事能力的机器工人,可以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Baxer将很快拥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康奈尔大学正在建设一个名为Robobrain(机器人大脑)的知识库,使这类机器人学会感知环境,并快速投入新工作。“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是为了以机器替代人,而是将一些枯燥及危险的工作交给机器人更高效地完成。”在一场以“未来制造业”为主题的讨论中,电力与自动化技术企业ABB中国区总裁顾纯元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员工都将受益。”

“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机器工人不仅能够应对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而且能提高工作准确度和效率。”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鸿波说。他提出的观点得到了参与“无国界机器人”讨论的另两位嘉Baxer在铺开的宾的认同。实际上,早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制造业的战略转变”议题就已涉及机器工人问题。当时,韩华集团董事总经理Dong-KwanKim在讨论中透露,韩华在2010年收购了一家中国电池公司,2014年时工厂中的员工数量已从5万名下降到5000名左右,但产能却翻了三番。

质疑之声依然存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Stewart Roseau在讨论中对鼓励发展机器工人的做法颇有微词,他认为这将使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但同在台上的高通中国研究院软件部门负责人张亮则对此回应称,“对那些做简单操作型工作的普通工人的需求量会下降,但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能够驾驭机器的工人将会更加吃香。”会场外,来自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东部城市安贝格的西门子工厂,目前已达到了75%的自动化运作程度,但雇员数量并未大幅减少,1150名雇员主要从事计算机操作和生产流程监控工作。

除机器工人这样的智能硬件之外,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提高生产效率则是通向中国“智”造的软件路径。李克强在致辞中提及大连一家仅有10名员工的创客公司。这家公司搭建的网络平台上有28万名注册工程师,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他们搜集了东北地区约3万台机床的运行数据,随后利用分析软件确定机床的智能改造与性能提升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这种数据搜集与分析的商业模式都在不断发展。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公司的数据显示,过去3年中,传感器的发货量已从2012年的42亿个增加到了2014年的236亿个,增幅超过5倍。制造业中的一些国际巨头正在利用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提高运营效率。通用电气在最新生产的机车上平均装配250个传感器,每分钟可测量15万个数据点。电梯生产公司ThyssenKrupp AG则将传感器植入到预测型维护系统中,以此减少电梯因意外状况而停运的时间和维修人员不必要的外出次数。

“我们和参与达沃斯的企业高管们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得出的结论是,78%的商业领袖认为产业互联网与之前渐进式的科技创新不同,它将带来的是颠覆式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将在今后的5年内发生。”Peter Lacy说。按照埃森哲在达沃斯前夕发布的报告《物联网:推动中国产业转型》中的估算,截至2030年,产业互联网将给中国带来5000亿美元到1.8万亿美元的GDP增长。

事实上,政策推动制造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在发达经济体中早已开始。早在2011年,作为德国“高科技战略2020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德国就提出了将互联网与实体世界相连接,实现智能设备交互,建立相互融合的生产系统的“工业4.0”战略方案。此外,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法国的“新工业法国计划”、韩国的“新增动力战略”、日本的制造业“再兴战略”均早于《中国制造2025》落地。

在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李纲看来,中国在向“智”造转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商业环境上的限制因素。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云端是制造业智能化的核心步骤,但“中国互联网的成本高、速度慢,而且互联网很多时候只是中国内部的‘联’,跟国外数据库的‘联’其实是有瓶颈的”,李纲说。Peter Lacy则认为,“中国能否真正地分享到增长的红利还存在风险,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状况,不采取相应措施的话,有可能会与美国、德国等成熟市场之间出现巨大的数字分界。”

总之在《中国制造2025》的助推下,一些企业已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产业前景广阔。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