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聚焦食安问题

   日期:2017-02-09     评论:0    
核心提示: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从检测机构到菜市场,可以越来越多的看到食品检测仪器的身影,尤其在大众目光、国家战略都聚焦食安问题的关键节点,检测仪器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的重要把控手段。

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从检测机构到菜市场,可以越来越多的看到食品检测仪器的身影,尤其在大众目光、国家战略都聚焦食安问题的关键节点,检测仪器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的重要把控手段。

“十三五”国家食品和药品安全规划通过

无论是国家的战略规划,还是社会的发展趋势,食品安全的走向都将是未来镁光灯下的焦点之一。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和药品安全规划,“三条腿”走路切实有效的保障人民健康福祉。

首先要强化全过程监管,开展源头治理,大到中央,小到地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全面落实,重拳整治违法添加等行为,严防发生系统性风险;其次,要强化抽查检验和风险预警,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检验检测工作作为快速有效的判断食品安全的手段,应被合理运用起来,实行各个地区全覆盖抽检;最后要强化技术支撑,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使用、检测、监管等各环节安全责任。只有坚持以上“三条腿”走路,才能实现建设食品安全社会的目标。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聚焦食安问题

“十三五”一系列规划的发布恰似抛砖引玉,只为更突出的强调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当经济发展步入平稳期时,食品安全问题将成为影响国民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根据“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方针,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

中央一号文件体检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同时要加大食品加工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加工设备。目前,我国已发布68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一些尚未整合完全的标准也正在排队等待发布中,在此基础上,我国将初步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研发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器成重要把控手段

当前,我国食品、农产品标准的数量和检测机构不断增加,这些标准分为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检验方法、生产经营规范四大类,涵盖1.2万余项指标,标准体系的框架、原则、科学依据与国际食品法典一致。检测仪器的研发离不开国家标准的参照,诸如抗生素与兽药残留等食品问题,由于国家对添加物的含量要求发生了改变,或者随着检测手段的更新,导致固有的检测手段无法更为精确的检测食品中的成分含量,及时研发新型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的重要把控手段。

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着诸多瓶颈,例如所需设备昂贵、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检测成本高等问题,往往无法实现现场检测。为确保民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发一种快速、准确并适用于现场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产品迫在眉睫。2016年太原理工大学光电分子检测与材料实验室开发出的食品安全速测仪,不仅能够快速检测,同时亦方便携带,民众只需通过智能手机,就可检测到食品是否带有残余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该团队将生物芯片、光电传感、3D打印技术和智能手机相结合,研制出了这套快速、简单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该技术实现了霉菌毒素AFB1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快速、定量及现场在线检测,相关技术已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且增长速度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虽然进口仪器抢占了国内市场先机,但国产仪器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提高技术,让食品检测仪器做小做精,是国产检测仪器研发企业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