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将发射 开启卫星“宽带中国”新时代

   日期:2017-03-14     评论:0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方案实施的推进以及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和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条件下,卫星通信作为“天地一体”无缝覆盖交互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近年来,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方案实施的推进以及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和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条件下,卫星通信作为“天地一体”无缝覆盖交互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4月,我国首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将发射升空(后期运营由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将开启卫星“宽带中国”新时代。此外,“多波束卫星天线”技术的立项研究,让更多终端用户享受更为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同时解决偏远地区通讯和上网难题。

我国首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 开启卫星“宽带中国”新时代。

与一般通信卫星相比,高通量卫星具有容量大、速率高、价格低、终端轻便、组网快捷等独特优势。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周晨副部长表示,“中星16号”可让用户方便快速地接入网络,下载和回传速率最高可达150Mbps和12Mbps,能满足航空、航运、铁路互联网用户接入需求。其次,多点波束的设计,将数十倍的提升卫星容量,此外,相较C、Ku频段,“中星16号”终端设备更小、易于使用。“中星16号”商业模式也区别于传统频段卫星,以流量计费更显灵活。

对于地面网络难以企及的移动交通工具,高通量卫星具有其他通信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想象未来,不论是身在万米高空的飞机还是茫茫大海的船舶,或是乘着列车的漫漫旅途,只要有“中星16号”的陪伴,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卫星通信信号,方便便捷上网, “中星16号”可谓是空中和海洋的无限WIFI。

此外,高通量卫星技术在电信服务、数字新闻采集、远程教育和医疗、企业专网领域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周部长谈到,“中星16号”的地面系统正在加紧建设,用户终端设备已先行研制,卫星发射并完成相关测试后即可投入运营。后续,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还将部署更大容量的Ka频段高通量卫星,至2020年,形成覆盖中国全疆域以及亚太地区的卫星通信能力,满足“宽带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宽带通信需求。

“一锅多星”技术服务广电,惠及于民。

据了解,2014年,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要求,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落实总局要求,积极开展了“直播星双波束天线接收研究项目”研究,并进行实际的接收测试,测试取得了成功并通过了项目验收,现拟报请立项,开展“双波束卫星接收天线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周部长说,“一锅多星”技术能实现一副天线同时接收多颗卫星信号,比如同时接收“中星9号”和即将发射的“中星9A”,增加了用户的附加值,用户可享受更多电视节目内容。如果有此需求,若采用“直播卫星+高通量卫星”模式,终端用户就既能看电视又能上网,同时还增加了用户管理手段(双向认证、数字点播),可解决偏远地区用户入网和管理的问题。

目前,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中星6A”、“中星6B”和“中星9号”3颗广电专用卫星,2017年将发射“中星9A”、“中星6C”两颗广电专用卫星。周部长表示这些卫星互为备份,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广播电视安播平台实现联动,确保广电业务的安全播出。值得一提的是,“中星9A”新增了南海波束,让卫星在支撑国家利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周部长强调了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院士的话:“大数据背景下的光纤和卫星应当共同发展。”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