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十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立 对世界各国释放更多的“中国红利”

   日期:2017-03-28     评论:0    
核心提示:“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作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热议的话题,引起国内外参会人士的广泛关注。不少与会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方兴未艾。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对世界各国释放更多的“中国红利”。

“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作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热议的话题,引起国内外参会人士的广泛关注。不少与会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方兴未艾。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对世界各国释放更多的“中国红利”。

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和现代中国的创新精神,都将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力。科技部完美的阐述及验证了这一事实。近年来科技部在统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和基地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实验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协助实验室建立高水平国家科研基地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提升实验室研究能力和水平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近期,安徽、北京、浙江、成都等多地科技厅加大与高校院所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程度,切实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市建设步伐!广泛涉及环境监测、基因检测、无损检测等众多行业领域。

 

国家数十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立 创新释放“中国红利”

安徽2017首批36家省重点实验室正式认定

安徽省科技厅在近日对外公布了《2017年第一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名单显示共有36家实验室单位正式被予以批准建设成省重点实验室。据了解,本次安徽省科技厅认定的首批36家省重点实验室主要包括19家高校院所类实验室和17家企业类实验室。

通知显示,本次批准建设的实验室统一命名为“XXX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认定的实验室中包括19家高校院所类和17家企业类,其中,高校院所类实验室涉及光电材料、信息安全、污染防控、兽医研究、智能制造、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12家单位获批建设;企业类实验室涉及基因工程、无损检测、药物一致性评价、土壤污染等多个领域,安徽安科生物、合肥合源医药科技、合肥医工医药等17家企业获批建设。

安徽省科技厅希望这36家实验室能切实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经费支持,着力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确保将建设计划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推动实验室成为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

近日,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该实验室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整合国家远程卒中中心及胸痛中心等心脑血管疾病优质临床资源,联合众多医疗信息产业研发及应用机构,打造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机构。

该实验室将围绕提升心脑血管病和急危重症整体防控和救治能力的迫切需求,建设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心脑血管病远程急救与移动急救、高危人群智能预警及干预、心脑血管病联合救治、虚拟手术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集聚、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人才;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心脑血管病医疗救治平台,形成具备支撑1000家以上医疗机构开展远程急救、移动急救、预警干预及心脑血管病联合救治能力的心脑协同救治网络。承担国家和行业重大科研项目,旨在心脑血管病精准救治、重大慢病综合防控等领域取得一批关键技术成果并成功转化,构建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零”的突破 温医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运行

近日,科技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下文,批准温州医科大学省部共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这标志着该实验室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实现了我省省属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温医大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实验室从2007年获批成为培育基地到今年,刚好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瞿佳介绍,实验室在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已国际“领跑”,获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意味着温医大作为地方高校实现了“地方队”与“国家队”的“同频共振”。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论证

日前,由成都理工大学申报的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顺利通过环保部专家组论证。

据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主要针对我国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揭示其污染成因、环境风险及保护与修复机理,构建土壤和地下水保护和修复技术体系和管理技术体系,为保障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为国家尤其是西南地区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系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获批建立及运行,将进一步带动学校形成优势学科群,提升学校学科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将为科技创新领域提供更大支撑。最终促进科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的形成与优化,为产业转型升级、宏观决策、智慧制造提供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