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

   日期:2017-09-27     来源:新华社    评论:0    
核心提示:从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开发,到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技术提升;从嫦娥三号登陆月球,到火星探测计划公布……十八大以来,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航天靠实力“圈粉”无数。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说,中国的航天成就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关注,中国航天秉承开放态度,愿与各国合作,造福全人类。

新华社澳大利亚阿德莱德9月26日电 专访:中国航天愿与各国合作造福全人类——访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

新华社记者徐海静 赵博

从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开发,到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技术提升;从嫦娥三号登陆月球,到火星探测计划公布……十八大以来,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航天靠实力“圈粉”无数。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说,中国的航天成就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关注,中国航天秉承开放态度,愿与各国合作,造福全人类。

正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参加第68届国际宇航大会的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十八大以来,中国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全面开花结果,中国正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他举例说,中国航天的创新能力正不断提升,长征五号、六号、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新型发动机,直径从3.35米升至5米,表明新一代火箭正在型谱化、系列化发展。此外,中国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已建成系列,从实验卫星迈向应用卫星和业务化运行。

田玉龙说,把航天高新技术转化成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所需的技术和手段,是航天人的责任。例如相关通信技术可应用到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领域;多种卫星的综合监测,将对防灾减灾、资源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实际上,20多个部门已是我们航天的主要合作方和用户。我们正加速聚焦各领域特殊卫星发射,作为空间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服务这些部门、服务大众。”他说。

谈及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田玉龙使用了“天路”一词。他说,“天路”建设是构建空间的信息走廊,希望能够通过空间信息技术及服务,汇聚“一带一路”国家,让他们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搭上中国这班快车。

田玉龙说:“秉承‘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中国愿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航天的研究成果和已建成的空间基础设施。”

在航天领域,国际合作十分广泛。田玉龙介绍,中国已与30多个国家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等领域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

他说,“我国航天政策是开放政策,愿意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探究深空科学,开发航天新技术、新应用”,本次国际宇航大会上,中国的能力以及开放合作的态度也受到了航天大家庭其他成员的欢迎。

田玉龙介绍,中国和巴西的资源卫星合作已有20年,发射了五六颗卫星,双方共同投资研制,数据成果共享。目前,中国正与法国联合研制两颗卫星,其中一颗为天文卫星,用于观测黑洞等空间科学研究,另一颗海洋卫星则用于观测海洋,两颗卫星计划近两年内发射。此外,中国还与意大利就电磁观测卫星展开合作,这种卫星可观测电离层变化,对中长期地震预报有很大价值。

他说,中国下一步的月球和火星探测行动也有欧洲多国参与,探索月球的中国航天器将搭载4至5个国家的小型载荷。

田玉龙表示,未来的航天探索风险高、人力财力投入大,更需要各国携起手来,发挥各自优势,破除合作壁垒,创新合作方式,以让航天成果更好地服务全人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