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信息化时代创新向前,智能传感器成行业发展主角

   日期:2018-08-08     来源:中国工控网    评论:0    
核心提示:如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传感器已经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之一,从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到医学诊断、生物工程、文物保护、资源调查,其在各领域的价值正在不断凸显。

随着传感器发展历程的不断加快,如今已经从结构型、固体型进入到智能型的第三阶段,智能传感器迎来了爆发增长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需要克服相关问题,把握市场带来的高速利好环境机遇,推动智能传感器进一步发展壮大。

 

_by小理商业情报

推动信息化时代创新向前,智能传感器成行业发展主角

如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传感器已经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之一,从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到医学诊断、生物工程、文物保护、资源调查,其在各领域的价值正在不断凸显。

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开端,近年来,传感器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迎来了爆发,从2012年到2017年,市场规模由862亿美元突破至2000亿美元,类型和品种达到2.6万余种,智能化、微型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日益显现。

其中,以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传感器,自2015年以来正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

智能传感器成市场主流

如果说美国曾认为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一定意义上是传感器时代的话,那么在这个追求智能化的年代,无疑要在传感器前面加上“智能”二字。相比于传统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能够采集、处理和交换信息,具有高精度、低成本、自动化和智能化等优势。

借此优势,近年来全球和我国的智能传感器市场普遍迎来了快速成长。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为995亿元,其中智能传感器达到约698亿元,市场占比超过70%,2016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再度扩大至1700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两位数以上,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而在我国,2015年国内智能传感器企业产值约为14亿美元,预计2019年国将达到37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9年,预计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到137亿美元,本土化率将从2015年的13%提升到27%。

自上世纪80年代首次概念落地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智能传感器已经成为了传感器发展的主要方向,即使单从全球和我国智能传感器的发展数据来看,目前其发展也正处于快速上升态势,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市场发展的主流。

发展中机遇正在不断显现

显然,当前智能传感器已经成为国家工业及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代表,不管是美国“工业互联网规划”,还是德国“工业4.0”,都将智能传感器的发展写入国家战略之中,而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要求下,也对智能传感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在我国2011年发布的《中国电子元件“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颁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就重点提到了发展微型和智能传感器的相关工作;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再次提及,为产业化发展指明方向;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对智能传感器的研发创新做出了强调;进入2018年,工信部又下发了《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对智能传感器的三年产业发展计划做出了目标安排。

除了系列政策的出台之外,今年4月份,在工信部的牵头下,行业正式成立了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希望整合行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所有力量,共同突破创新,聚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起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行业体系建设、产业创新发展。

在国家和行业给予的高度重视下,如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正处于高速、利好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机器人、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不断崛起,行业内企业正在迎来绝佳的发展良机。

未来这些问题还需要解决

当然,虽然智能传感器已经成为市场发展主流,且国家方面也给予了引导和支持,但其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产业较分散、规模较小、缺少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产业链不完整、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空心化严重等等,种种问题让发展与实际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有些问题却依然严峻,还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三方加强协作,合力攻坚。

其中,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研发与生产脱节问题是制约智能传感器发展的重要问题,这是由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交流不够所导致,需要校企之间加强融合;而人才流动较大,聚集度不高,人才匮乏等问题,受企业实力、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企业间加强合作交流,合理分配人才资源,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同时行业也需要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最后,市场自身秩序混乱、壁垒较高还受到进口产品冲击,导致国内企业发挥不出自身竞争优势,缺乏规模效应和拉动作用,制约了市场的良性循环。这需要企业与行业共同发力,一方面要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实力,一方面要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适度降低进入条件和约束条件,推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打造良好发展生态。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