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室认可的普及率不到2%

   日期:2005-12-24     来源:仪器信息网    评论:0    

    同一个人在两家不同诊所验光,视力可能相差上百度;同一项实验换一个人做,结果竟会相去甚远。在昨天由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的“科研检测与实验室管理研讨会”上,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秘书长魏昊提出的问题引人思考:中国实验室认可的普及率不到2%,谁来为“权威报告”的权威性“埋单”? 

    权威报告不权威 

    一张书桌的大小可以用尺来丈量,卷尺量出的长度为1米,钢尺却显示1.05米。日常生活中,这0.05米的差别也许无关紧要,但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被人视作权威的实验室,它们的权威性就将大打折扣,甚至连这两把尺本身是否标准也将受到质疑。 

    魏昊坦言,“权威报告不权威”已非个别现象。由于缺少对实验室认可体系的认知度,中国实验室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不高。 

    来自CNAL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2038家实验室通过实验室认可。这意味着,由它们出具的每一张实验报告将被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以及某些国际大公司承认。而这,只是中国实验室中的凤毛麟角。 

    据统计,全国仅产品检测类的第三方公证机构就多达2万家,这其中不包括同样数以万计的医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由此推算,中国实验室认可的普及率不到2%。 

    权威不搞终身制 

    实验室认可是一套基于ISO/IEC17011国际标准的能力认证体系。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工作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不仅认知度逐年上升,且实际需求的年增长率稳定在30%。这与较低的认可数量似乎形成一种反差。 

    其实,至今我国累计认可的实验室数量已超过3000家,但几乎每个月都会有10多家曾经通过实验室认可的机构被摘牌。魏昊告诉记者,实验室认可决非一纸定终身。获得实验室认可证书的机构每年将面对一次抽查年审,每5年还将接受一次全面复评,以保证实验室认可的权威。 

    认证遭遇新问题 

    从实验室人员的资质认定到实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从实验方法到数据分析,魏昊说,实验室认可本身是一套极其复杂而烦琐的庞大体系,一家综合性实验室的认可程序甚至多达上千项。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它还不断遭遇着新问题。 

    比如,在纳米科技领域,至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套进行实验室认可的标准化体系,甚至连一个测量纳米尺度的基标都还在研究之中。这就是说,究竟多少才算1纳米,目前还没有人能量得准。魏昊透露,CNAL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有意在上海和北京建立“纳米技术国家南/北方认可实验室”。届时,市场上那些打着纳米旗号的伪纳米产品免不了要露“马脚”。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