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卫星推“3G”业务 抢先圈定势力范围

   日期:2006-01-13     来源:通信世界网     评论:0    

记者杜娟

    2005年12月21日,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将具有移动宽带化特性的BGAN(宽带全球局域网)业务命名为移动卫星3G并宣布其正式在国内开通的举动,为3G牌照问题仍悬而未决的通信市场平添了一分神秘色彩。在“3G”概念下,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也表现出了对这一业务的热切希望。

    从海事卫星搜救系统发展而来的卫星移动通信,目前为止并不被大众所熟悉,而被国务院授权作为海事卫星业务中国惟一运营商的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也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从最早从事中国的海上遇险安全通信体系保障到后来向航空和陆地通信的发展,海事卫星通信更多的应用主要是在应急通信领域,而随着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nmarsat)第四代卫星的应用,卫星容量大幅增涨,是第三代卫星的16倍,更高的卫星功率意味着更小的终端,其星座设计为三颗卫星覆盖全球,2005年底,海事卫星通信实现了全球的无缝隙覆盖。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海事卫星的中国运营商,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想将其新业务BGAN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顺理成章。

    个人用户市场:机会与障碍共存

    2005年12月21日,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宣称,BGAN业务已经具备了3G的全部能力,具有移动宽带化特性,可以提供各种基于IP的宽带服务,速率最高可达492Kbit/s,能满足人们移动多媒体、移动办公以及移动娱乐的需求。这项新业务打起了移动卫星3G大旗,其目的再明显不过,就是有意向更多的行业、更广的市场发起冲击。其中,国际商务旅行者被锁定为个人用户市场的一个典型代表。

    与传统的全球星、VSAT等其他卫星通信系统相比,移动卫星3G的优势是明显的,全球星和VSAT更侧重于卫星的固定通信方面,因此,无论是建设投入还是维护成本都非常高,而新的移动卫星3G即BGAN业务更侧重于移动通信方面,3颗卫星覆盖全球,使用者只需随身携带一个卫星通信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卫星的宽带接入。据了解,目前BGAN终端的重量不足1公斤,只有PDA大小,并有防尘、防潮、抗低温等功能,适合野外使用要求。

    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主任杨洪义看来,通信价格是移动卫星3G对于个人用户的吸引力之一。杨主任介绍,目前BGAN业务在语音业务方面,与国际资费标准相适应,按照单向收费每分钟最高1美元的全球统一价格收取,仅此一点,对于经常全球漫游的商务人士来说,在与一般的移动通信费用相比就具有优势。“当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资费套餐和服务体系,以便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话音和数据业务。”杨洪义说。

    目前海事卫星通信在国内的用户数约有12000多,全球大约40万用户。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副主任殷林表示,交通通信中心的目标是通过新业务在各个行业尽快扩大用户群,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达到目前用户的10倍甚至更多。但是,对于个人用户来讲,要达到这个目标,目前的业务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例如,在终端方面,虽然与传统卫星通信业务相比,BGAN业务的终端已经相当便捷,但是对于用惯了轻薄小巧手机的商务人士而言,这样的终端可以说是“庞然大物”。交通通信中心陆地业务处赵玉民处长介绍,虽然目前BGAN终端的天线和主机已经可以分开,但是实现单纯的手机终端还比较困难,因此,应用这种移动卫星3G业务还需要携带天线。并且为了提供更丰富的业务,终端的电池要求也很高,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卫星终端还不能像手机一样方便。并且目前5万元的终端价格和仅有的三款终端也是个人用户难以接受这一业务的重要因素。

    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副主任殷林坦言,虽然希望发展个人用户,但也不能忽略海事卫星发展的历史,从解决海上遇险安全问题,然后才扩展到空中和陆地的应急应用,即使最新的移动卫星3G也仍然以面向集团用户为主,至于终端的改进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情况,而目前传统的海事卫星通信12000多用户中根本就没有个人用户。

    另外,从目前移动卫星3G业务已经开始试运营的情况看,集团用户之外,由于个人用户的使用量不大,对于运营商来说在管理上也难以控制,因此,尚没有出现针对个人用户的租用业务。

    不过,杨洪义主任对于移动卫星3G业务在个人用户中的推广仍然有信心。“在中国的消费者中,不能排除非理性消费的成份,因此只要引导得当,这个市场是会被培育起来的。”杨洪义认为,对于野外俱乐部等个性化群体来说,移动卫星3G有强大的吸引力。

    需要长期投资

    交通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陆地业务处赵玉民处长认为,相比于最直接的个人用户,近期内行业用户的发展可能更顺利。赵玉民介绍,目前交通通信中心与一些航空公司已经展开了合作,比如,有些航空公司通过移动卫星系统实现与地面的通信,在机仓内只需要设置无线系统,终端在机仓内可以使用。“因此,未来航空业可能会是移动卫星业务的重要市场。”

    在交通通信中心目前制定的营销策略中,除了航空之外,保险、建筑和媒体也是重要的目标行业用户。

    针对中国市场的情况,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nmarsat)对移动卫星3G市场的前景进行了评估,其结果还是相当乐观的。“正因如此,未来的市场投入也很大。”杨洪义谨慎地说。交通通信中心的领导们并没有透露投入的具体数据。除了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nmarsat)打造的第四代卫星通信网络的15亿美元之外,从中国移动卫星3G业务营销队伍的搭建情况来看,交通通信中心的投入也应该是不小的。

    杨洪义介绍,目前移动卫星3G业务的市场队伍已经搭建好,已与交通系统内部的网络体系建立了联接,广告策划方面也已全面展开。不过,从传统的应急领域走出来,而对更广阔的市场,无论是产品和业务的形象,还是运营商自身的形象都应有所改变,而在这上面需要的是长期的投入。虽然在移动卫星3G的宣传资料中列举了海事卫星通信的优势和各项指标,但是对于一个业务来说,从业内人士的认可转变为市场上普通用户的接受这中间涉及对业务和产品全方位的策划和推广,而这对于运营商的运作能力也是一个考验。

    与3G共存共荣

    “任何一种通信手机不能孤立于其他网络之外,必须兼容,一个终端可以打向任何一个用户,才能互为补充,而且技术发展越来越支持多种网络的兼容。固网有了移动卫星网络,可以使其服务延伸向空中、海上以及边远地区,而卫星网络因为可以与固网兼容则可以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从而推动整个通信领域的整体发展。”在谈到移动卫星3G是否会抢占未来3G的市场时,杨洪义强调了一个共存共荣的概念。

    “海事卫星在安全性方面有更完善的加密体制,有特殊的编码体系可以设定编码手段,这些都是优势。但是,对于用户来说,选择什么样的通信系统有他们自己的衡量标准。”

    虽然新的BGAN业务吸取、兼容了3G的通信优势,在卫星通信中结合了便携移动、宽带、网络通信的需求,成为向在全球范围任意移动的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音视频流媒体传输、电子邮件、网络接入服务的革命性通信系统,而为海陆空用户提供全球、全天候、全方位卫星移动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的业务更是其独有的能力,但是如果不能方便地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信互联互通,这些也是没有意义的。

    据了解,交通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Inmarsat通信网络,并和国内的各大电信运营商有专线互通。

 
标签: 海事卫星, 3G,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