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组织研究如何提升我国分析仪器自主创新能力

   日期:2007-09-06     来源:中国测控网    评论:0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精神,科技部为了切实增强我国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能力,探讨我国科学仪器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业内一些企业的现实需要,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分析仪器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议,同时也为推动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提出依据。科技部条财司委托中国科学院中科集团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关于推动我国分析仪器自主创新政策和措施的研究”工作。
 
    为了促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并着重研究分析仪器在技术创新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该项工作委托企业牵头,聚集了一批来自企业与科技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有志于发展我国分析仪器事业的年轻人,组成以金国藩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课题组,从2006年5月开始历时一年多的时间,较好的完成了该项工作,得到了条财司和专家们的肯定。

    分析仪器是科学仪器的核心部分,目前面临着来自国际激烈竞争和自主技术发展缓慢等各方面的压力,迫切需求探索一种创新模式,从整体上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确定合理的产业结构,这都需要充分研究各个细分领域,因此为了使研究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课题组由企业角度出发集中对“量大面广”的四类八种仪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即:
 
电子光学仪器:以扫描电镜为主;
质谱仪器:以色谱—质谱联用仪为主;
色谱类仪器:以通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为主;
光谱类仪器:以直读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为主;
 
   课题组从调查分析我国分析仪器与国外同类仪器的差距入手,走访了北京、上海、大连、广东、吉林等地的相关企业(包括一些在中国的外国跨国企业)及研究所、高校等30多个单位进行较为系统的调研,与管理层及技术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从企业角度出发收集了很多从研发→样机→产品→商品以及产业化过程中,国产分析仪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所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课题组由点到面,从剖析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个案之间的共性和内因,由这些具体的微观事例中,用一种和以往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困扰我国分析仪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观点。同时对分析仪器产业的技术来源、资金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了较为深入的调研。
 
    课题组对提升分析仪器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具体建议。其中对资金管理和政府采购方面首次在分析仪器产业发展中提出了面对科学仪器的创新基金和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的思路,符合当前政策要求。
 
    分析仪器是对物资世界的信息进行测量与控制的基础手段和设备。分析仪器属于高端技术产业,是一种综合技术,涉及到光学、机械学、电子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软、硬件等多种学科。在科研、教学尤其是产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支持着诸多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分析仪器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代表着高科技领域先进性的一个侧面,也是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表现。但长期以来国产分析仪器落后于国外同类仪器10---20年以上,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还有拉大的趋势。科技部为了整体提升国产科学仪器产业的竞争能力,由“九五”、 “十五”、 “十一五”逐年增加对科学仪器的支持力度。该项研究也是为了给今后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可用的依据。
 
    分析仪器品种繁多,但总量不大,人们往往只看到它的“四两”而看不到它“拨千斤”的重要作用,这是造成我国分析仪器产业“散、弱、小”的原因之一。这种现状使企业在研发方面不可能有较大的投入,使得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困难重重。研究报告中提出政府应利用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引导大企业做强做大,专业企业(或称小企业)做精做专;促进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将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搞上去,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骨干企业,推动那些来源于高校、研究所、海外学子的技术持有者所创办的公司朝着专业化技术、专业化部件、专业化产品方向发展,逐步消除国产仪器空心化的现象,以此来推动分析仪器产业集群的形成。
 
    目前国家各级政府对分析仪器的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分析仪器产业普遍感到资金短缺,资金的短缺也就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引进。研究报告呼吁政府、企业、金融界资本市场及私人企业家等各界同仁共同关注并能看好我国科学仪器的发展。按照市场化的运作规律创办针对科学仪器产业投入的经营机构,支持分析仪器自主创新产品,加强由产品研发到产业化各个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振兴我国分析仪器产业的速度。
 
    研究报告的附件大都是课题组第一手调研的资料,内容详实、丰富。其中: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细则(试行);国内外差距报告(四类分析仪器);关键部件及关键技术清单;技术来源途径及典型案例等四个附件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