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严寒观测数据的人—“南极中山站越冬队”

   日期:2011-04-2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陈瑜    评论:0    
核心提示:  2011年4月,我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度夏期间的现场科考人员乘坐的“雪龙”号停靠上海港。我们将目光停留在科考队中这样的一群人身上,在距离祖国万里之外的南极中山站,在远离亲人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冒着严寒,细心地搜集数据,从短期来看,这些观测数据很难有突破性成果,但积累本身就是连续数据的完善,也是突破性成果的一种蓄势。他们就是:南极中山站越冬队观测项目现场执行人。

  

 

  ①黄继锋:猜猜我看见了啥?

  

 

  ②吴铭君:黑头发,黑眼镜,还晒黑了,我酷吧?

  

 

  ③李百超:就露个头,你还认得出我吗?

  

 

  ④张训途:看看箱子里有些什么?

  编者按:

  2011年4月,我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度夏期间的现场科考人员乘坐的“雪龙”号停靠上海港。

  我们将目光停留在科考队中这样的一群人身上,在距离祖国万里之外的南极中山站,在远离亲人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冒着严寒,细心地搜集数据,从短期来看,这些观测数据很难有突破性成果,但积累本身就是连续数据的完善,也是突破性成果的一种蓄势。他们就是:南极中山站越冬队观测项目现场执行人。

  李百超:暴风雪,也要确保数据准确

  在中山站度夏期间,跟随越冬队员李百超往返了几次宿舍楼和观测栋,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队员高原直夸李百超不容易。

  观测栋是中山站区距离宿舍楼比较远的一个观测点,距离看似不远,但中间要上坡、下坡,加上路面坑坑洼洼,几趟下来还是挺费体力。

  但在中山站的一年时间里,李百超平均每天至少要走3—4次,这个数字远远超出去南极越冬前培训时所要求的每天至少一次。

  他至今无法给出这段路的精确距离,但对往返时间却有着精准的把握,“天好时直奔目的地,中间不作停留一般需要9分钟。”

  当然也有估算“错”的时候。2010年春节,往返一趟耗时近50分钟。

  那是李百超上站后遇到的最大一场雪,雪深,一脚踩下去,齐及大腿根,走得特别慢。后来他摸索出一种更简单快捷的方式,在雪面上爬着走。

  在中山站期间,李百超的一项重头工作是进行臭氧总量观测。

  越冬期间,中山站有两台臭氧仪器,一台架设在臭氧栋,一台架设在天鹅岭的大气成分栋。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他每天穿梭于臭氧栋和大气成分栋,白天将仪器对准太阳进行观测;3—9月的夜晚,在天气条件许可时,每月农历初八至二十将仪器对准月亮观测。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人的细心。他需要每日多次巡视检查仪器工作状态,记录仪器运行参数、填写值班记录表并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另一项大气成分的观测任务则更考验他的记性。

  这样的工作可以细化为具体数字:每5天,他要下载和备份一氧化碳和地面臭氧观测数据。每10天进行CR数据、二氧化碳、甲烷、水汽数据的下载备份;每3个月校准地面臭氧和一氧化碳仪器;每3个月更换地面臭氧仪器滤膜;每6个月更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仪器滤膜。每月1号下载、整理上月所有观测数据,按照规定格式传回中国气科院。

  由于进气口在室外,很容易被堵住,每次无论多大的暴风雪,都要及时疏通进气口,确保仪器正常,采集的数据准确。

  “在这里观测获取数据,好比建房子打地基。”李百超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张训途:经常做梦走不到气象观测栋

  张训途是越冬队的气象观测员,他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在站时5点、11点、17点、23点,把风向、风速、气温、气压、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观测数据提交给世界气象组织,气象组织再向需要资料的地方发送天气实况图,这些是当地预报未来天气的参考资料。

  这项工作每天必须准点观测、准点发送观测数据,否则全球气象拼图上就会缺少中山站的数据。

  在南极,天气瞬息万变,危险性自然不必多说。

  到南极后,张训途经常会做这样的梦:怎么走也走不到气象观测栋。

  越冬期间,他却真真切切地体验了梦中的情形。那天天色不好,他提前20分钟从生活栋出发。要在平时,这段路应该3―5分钟就能走到。谁知穿过餐厅,踩进去的是齐腰深的雪,越使劲越往下陷,更要命的是那天他出门还没带对讲机。

  绝望之际,最后张训途选择了慢慢往回爬,折返之后绕路才赶上时间。

  越冬期间,他曾遇到过12级的大风和-37.5℃的低温,但从未出现过早测、迟测、漏测。遇到暴风雪天气,就吃住在办公室,确保了气象报告及时、准确发出,一年中克服种种困难,共观测发报约1100次,制作月报表12份,年报表1份。

  四个人:维护工作,生物钟时常昼夜颠倒

  在智利强烈地震发生后约16小时,2010年2月28日凌晨3时40分(北京时间28日6时40分),中山站附近新建的验潮站记录到短时间的海面异常波动,海面波高最高达约0.4米。

  这个于2010年2月20日在中山站附近海域建立的永久性验潮站,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以监测南大洋海平面变化,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黄继锋在越冬期间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中山站的GPS跟踪站和验潮站潮汐观测。

  这是我国在东南极进行测绘科学考察工作的高精度基准,同时也是我国进行地球动力学、冰川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和海平面变化研究以及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基础设施和试验基地。

  “这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业务化观测研究。”黄继锋说,“越冬期间的工作主要是维护性的,难度不是很大,但长期坚持并不容易,而且越冬期间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碰到什么问题要及时解决。”

  GPS跟踪站主要是维护其常年连续稳定的运转,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中断,要时时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包括数据记录状态、卫星跟踪情况、存储卡和硬盘空间是否足够,及时备份数据,另外保证每天的GPS数据回传成功。验潮站潮汐观测则需要每天查看验潮站数据采集终端电脑,确保数据采集正常,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及时备份数据。定期查看电缆保护情况,包括电缆入海部分钢管固定情况以及陆地上角钢保护情况。

  停电、断网、系统故障,这些看起来不大的技术问题,必须一件件解决,因为一点小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丢失数据,因此工作必须认真细致。

  类似的还有地球重力固体潮的观测、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等。

  越冬队员徐涛承担了地球重力固体潮的观测,固体潮的观测设备是重力仪,受温度影响特别大,为此他做了大量准备,保证观测室温度的达标。另外,设备受全球大地震影响,多次导致粘摆,停止工作,必须及时发现并恢复其正常工作。

  刘二小和吴铭君在越冬期间负责了高空大气物理的各项观测任务。除常规观测外,极光观测是越冬观测的重点,观测时间变化不定,在极夜期间经常需要每天连续工作18小时以上,最高达到了21小时,并且由于观测要求特殊,每2小时需要冒着南极普遍的极低温、极大风天气,上山更换一次观测模式,生物钟经常昼夜颠倒。

  “每一次独自面对月黑风高的寒夜,天上绚丽的极光是我心中支撑的信念。”刘二小说。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