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问题不能一夕而就 行业机遇迎来新发展

   日期:2013-03-19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    评论:0    

从挥之不去的雾霾,到谈之色变的地下水,环境话题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在今年的两会上,向环境污染“开战”,盼天蓝地绿水净的呼声空前高涨!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有目共睹,然而大量环境隐患也因此产生,如今隐患已进入爆发期。数据显示:我国四分之一国土持续雾霾,六成地下水污染严重,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空气、水、土壤,我们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正在遭遇空前危机。

“环境污染让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当生活的基本条件受到威胁时,环境问题已经变成危机了。”“这样发展下去,挣来的钱最终全要为医药‘埋单’!”代表委员们的发言忧心忡忡。

无论是空气、地下水还是土壤污染,问题是天长日久积累造成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行动需要马上开始,容不得拖延。近期环保部门表示,今年要在重污染区域,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施行迄今最严厉的措施。“最严厉”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我们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进行治理。特别是对重点地区,已经查明的人为因素,要限期治理,对于水污染、土地污染的状况,要摸清底数,进行坚决的整治。

针对环境恶化给中国人带来的健康危害,第二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钟南山发出的呼吁发聋振聩:是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现在到了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如今76岁的钟南山,面对记者总是有问必答,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当人的生活基本要素受到威胁时,环境问题已经变成危机了!空气污染问题涉及人体健康,再这样发展下去,若干年后肿瘤患者可能成几何级数增加,到那时算账就来不及啦!”去年两会,他就力推及早对PM2.5进行全面监测。他诙谐地说,政治体系可以“一国两制”;大气污染不能“一国两气”;防控PM2.5,需要全国协调解决,而不是一个区域一个城市能够解决的。

分析人士认为,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以GDP单一考核的机制,已经让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环境治理将为中国的环保服务和设备商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环境治理,在当今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可选的决策,而是一个必须、立刻要做的事情,这已经关乎每个人最基础的生存问题。高层自上而下的关注,将为环境污染治理做出顶层设计,为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坚定的落实执行,定下方向和基调。

环境污染治理是个系统工程,既要防,又要治。环境污染比传染病更为可怕的是,它会自由扩散。比如在山东的空气污染会影响到北京,水源地上游四川的影响会扩散到下游沿途的所有地区。环保问题需要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同步协调。

在防的方面,要做减法,减少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最直接的方式是对于包括钢铁、有色等工业、化工等领域提高污染指标门槛,坚决执行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项目按照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建设,这需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严把关,甚至要牺牲短期的经济利益。在治的方面,要做加法,需要增加脱硫脱硝、污水处理、能效提高、油品升级等方面的投入,甚至是更多的植树造林,个人生活方式向节约型转变。

环保问题不会一夜之间解决,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而加大投入也是为环保问题能够得到遏制并解决的必然选择。在以上提到的防、治结合的庞大系统工程中,每一项目自环保监测到具体的减少排污的办法,都需要资金在技术和设备上更多投入,这也为中国的环保服务和设备商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