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产业化步入正轨 千亿市场前景可观

   日期:2013-11-01     评论:0    
核心提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大量工业企业搬迁,如何对搬迁后产生的污染场地进行有效的修复和管理,是我国环境监管与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十二五”期间,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工程一并列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大量工业企业搬迁,如何对搬迁后产生的污染场地进行有效的修复和管理,是我国环境监管与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十二五”期间,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工程一并列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土壤修复迫在眉睫

在近日召开的2013年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国际论坛上,从多个地方环境科学研究院及企业人士处综合获悉,到今年年底前,全国各地方政府将陆续出台各自有关土壤环保及综合治理领域的实施方案。这也是去年底国务院印发近期土壤环保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要求。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编制土壤修复实施方案成为今年以来各地土壤环保工作的最重点任务,其中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拟定示范项目则成为产业及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体现了土壤修复、生态环境修复的紧迫性。”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研究员张俊丽表示,他指出,据保守估计我国污染场地数量在50万块以上,而每个区块所涉及的修复土地面积均在万平方米以上。全国范围内大概1/5企业搬迁场地都存在污染,这些污染场地主要为化工、钢铁、有色冶金和焦化等传统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搬迁场地。

土壤修复产业化渐入正轨

从国内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历程来看,伴随着过去十年国内城市化进程及房地产开发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工厂迁移遗留的大量污染地块逐渐进入商业开发,进而带动起城市污染场地修复成为土壤修复行业大板块中率先崛起的分支。

分析人士指出,土壤修复产业化目前已逐步启动,其催化剂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土壤环保行动计划》;另一方面,地方版的土壤修复实施方案则将成为近期引发市场行情的更现实催化剂。尽管目前仍以试点项目为依托,但其单体投资规模动辄上亿元,而且参与项目建设的主体均为极少数优势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土壤修复产业近年来在政策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逐步走出萌芽期,但无论从技术规范及产业化发展涉及的一系列评估、监管、制度环境来说,目前仍存在一些掣肘因素,这也成为当前土壤修复行业仍处于试点示范阶段的最大成因。

随着中央到地方对于土壤修复行业的重视不断加码,且经过前两年业内各方不断探索,土壤修复产业化进程将逐渐进入发展正轨,此前市场预期的千亿级市场有望循次开启,而以城市污染场地为代表的细分市场有望率先崛起。业内专家同时提醒,目前国内土壤修复产业整体仍处于试点示范阶段,真正大规模商业化还需等到 “十三五”时期。

市场投资前景可观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土壤修复的资金达到300亿元,这300亿资金主要起表率作用,最终是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资本,估计可使土壤修复市场资金达到千亿甚至万亿元。

业内人士则认为,土壤修复产业蛋糕虽大,但短期能从其分块的企业有限。虽然土壤污染修复的到来国家的重视,但很多的政策法规尚未出台,最根本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没有公布,治理的标准,实施的细则,行业管理规划,单位个人资质等配套尚未完善,因此投资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土壤修复的投资节点应该快到了,但不是现在,因此投资者应该对此保持谨慎态度。

虽然如此,但近年来土壤修复成为环境保护产业的新宠,投资者争相进入该领域,截至今年9月底,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00多家。这一数字在2011仅20多家的基础上迅猛增长了逾10倍。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各地实施方案的最大亮点是将启动一系列涵盖场地、农田及矿区土壤修复的示范项目,而多家涉足土壤修复领域的A股公司将中标或参与试点项目的建设运营。按照此前的市场预测,而这一市场大蛋糕也必将被当前参与试点项目建设的优势公司优先分得,土壤修复产业的投资回报相当可观。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