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控制系统未来向着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

   日期:2014-02-07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机器人在未来的时间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国内自主品牌的机器人占到的市场份额是很少的,国外大品牌占据了大部 分的市场,所以说中国自主品牌的机器人需要继续创新。相关行业人士指出,机器人控制系统未来向着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或许会与IT企业相结合。

中国机器人在未来的时间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国内自主品牌的机器人占到的市场份额是很少的,国外大品牌占据了大部 分的市场,所以说中国自主品牌的机器人需要继续创新。相关行业人士指出,机器人控制系统未来向着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或许会与IT企业相结合。

国外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

中国80%的市场份额被ABB、FANUC、安川和KUKA四大企业占据。

近年,机器人的普及化应用,已经由初期的单一机器人工作单元,发展为多个机器人的工作群组,甚至能组成完成整个制造流程的生产线。

谈到国际国内的差距,有专家说道:国际与中国市场对机器人性能的关注都有共同点,如工作空间大、速度快、响应时间短、精度与可靠度高、自重轻、持重大、灵活性高、操作者界面改进、模组化、离线编程(OLP)、节能、操作成本相对低等条件。

但是,由于人工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中国市场对应用机器人执行生产工作时,仍会使用人工进行上料、下料及堆垛的工作,造成自动化水平不够高以及机器人 与人工劳动力比例较国外市场偏低等现象。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的这一数字是21台,国际平均水平是55台,其中美国是135台,德 国是251台,日本是339台,韩国是347台。

 

而在中国市场上,日本及欧洲品牌的机器人产品占据了大部分份额。据了解,中国市场80%的市场份额是被ABB、FANUC、安川和KUKA四大企业 占据。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国外品牌藉着较早起步的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机器人的性能,尤其是控制系统、智能化与网络化等性能都较中国产品领先。而中国本地 开发的机器人产品性能限于关节型装、点、搬运、码垛机器人等系列产品,欠缺其自主性,如零件加工精度不够高、关键部件几乎全靠进口、研发力量零散而不连 续、有影响力的本地大企业对自主研发热情不高、生产批量少等因素,都阻碍着中国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

IT机会在于集成合作

机器人控制系统将向着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

工业机器人涉及技术跨学科、跨领域,而其控制系统堪称大脑,也是IT企业可能有所作为的地方。

控制系统是决定机器人功能和性能的主要因素,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工业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操作顺序及动作的时间等。模块 化、层次化的控制器软件系统、机器人的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技术、网络化机器人控制器技术等关键技术直接影响到工业机器人的速度、控制精度与可靠性。眼下, 机器人控制系统将向着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以及工作环境设 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软件企业或IT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机遇,主要是针对控制系统与智能系统的自主发展,建 立产业化平台,扶持自主品牌整机企业,以规模化应用带动持续研发,寻求技术突破。这些IT企业会碰到的难题包括制定与普及产业化平台的标准,机电与软件的 系统集成,智能化地提高零件加工的公差精度,提高工程团队的协同工作能力,形成自主的产业链架构,从而摆脱依赖进口技术的束缚。

ABB集团中国机器人事业部精密组装部负责人张晖也表示,机器人对于IT行业来说也许是一个机会,但是IT企业制造机器人的优势不明显,因为他们缺 乏相关的机电知识,对于机器人控制和零部件构造的了解也很有限,这些都限制了IT企业参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IT企业可以发展先进的人工智能软件系 统,但是目前这些系统对于制造工业机器人的贡献还很有限。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