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24小时实时收集收据 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

   日期:2014-07-10     评论:0    
核心提示:运用物联网技术,从大范围的传感器中实时收集数据,进行预测性的分析,用于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以及航空公司的整体业务绩效,这已经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运用物联网技术,从大范围的传感器中实时收集数据,进行预测性的分析,用于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以及航空公司的整体业务绩效,这已经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如果一架大型客机可以在飞行途中凭空消失,那么你怎么能期待一枚高速飞行的导弹可以准确地击中目标,你又如何能够用一枚防空导弹去拦截另一枚高速袭来的洲际弹道导弹?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取决于一项根本性的技术--随时了解和控制飞行器的工作状态。

如果对于一架飞机或者一枚导弹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对于一辆汽车、一列火车乃至于一条工业生产线,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物联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不是靠人工,而是让各种装置设备自动地进行通信与协同,完成人类交给的任务。

在航空业发展初期,如果一架飞机坠毁,没有人生还,我们就无从了解这趟飞行中所发生的状况,也无从对飞行器的设计或者操作方法进行改进,从而避免类似的惨剧。于是,在1940年代,有了黑匣子这类装置的原型。

如今,一想到飞机坠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找黑匣子。但事实上,飞行事故并非安装黑匣子的最初原因。在二战期间,为了制造出性能更加优异的战斗机,需要采集到更多更精准的飞行测试数据,这是飞机黑匣子的起源。

不过,的确是一连串的坠毁惨剧让黑匣子逐渐成为飞机上法定的配备,而这已经是1960年代的事情了。1954年1月10日,由英国 Havilland航空的彗星型客机执行的781号班机,从罗马飞行至伦敦途中在地中海上空发生爆炸解体,机上29名乘客(包括10名小孩)及6名机组人员共35人无一生还。1960年6月10日,澳大利亚航空公司538航班在降落时失事,促使整个航空业界提出在所有的航空器中安装飞行记录器,而澳大利亚成为全球首个强制安装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国家。到了1960年代末,全球绝大多数航空器都已经强制安装这一装置。

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难道不能想出任何新的装置来解决飞行安全问题吗?那时候,我们没有物联网。如今,我们应该有更有效的技术来避免惨剧发生,应该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的飞行更加安心、舒适。

首先来看通信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在当今的飞行器中已经广泛采用了各种新的通信技术,其中包括语音对讲、飞行数据记录、驾驶舱语音记录、高度编码及发送应答系统、卫星全球定位(GPS)、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卫星通信(SATCOM)以及已经日趋成熟的4GLTE蜂窝通信系统。以往,这些通信技术主要是用来掌握飞行状态以及提高安全性。但是,最近越来越流行的宽带卫星通信以及4GLTE系统则主要是被乘客娱乐需求所带动,然后才被考虑用于飞行的质量和效率。

接着再看实时引擎监控与通信技术。喷气发动机制造商和相关配套设备制造商在实时监控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技术也已经在商业航班中应用。这些系统实时地收集航空系统在飞行中产生的数据,并且可在飞行中即时从云端数据中心获取历史数据,有的航空器甚至可以从其他正在飞行的航空器中实时获取数据,从而进行海量数据分析,以便航空业务运营者做出最有利的决策。这种集成互联的实时传感器信息分析能力就属于当今流行的术语--物联网的范畴。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