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牵引电力设备技术提速 行业前景利好

   日期:2015-01-09     评论:0    
核心提示:日前,多个消息称,由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等部门牵头编制的新电改方案已经上报相关部门,有望在2015年初出台。现阶段电力领域改革被置于首位,社会各方对重新启动电改的期望较大,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新方案中可能不会有涉及拆分电网、调度独立等此前热议的内容,但是如果能够实现改变电网盈利模式这一核心目标,目前的电力市场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革,有利于带动水电装备和火电装备企业更多投资机会。

日前,多个消息称,由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等部门牵头编制的新电改方案已经上报相关部门,有望在2015年初出台。现阶段电力领域改革被置于首位,社会各方对重新启动电改的期望较大,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新方案中可能不会有涉及拆分电网、调度独立等此前热议的内容,但是如果能够实现改变电网盈利模式这一核心目标,目前的电力市场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革,有利于带动水电装备和火电装备企业更多投资机会。

创新带动智能电网设备提速

近日,工信部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将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将制定出台多项产业规划。2015年我国工业自动化会迎来发展的元年,工业互联网和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将成为重要支撑。

事实上,早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路线图中,电力设备被列为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在智能电网中实现用电管理、用户互动、电能质量改进、设备智能维护功能等都是未来电力设备领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升级的重要方面。

“工业4.0的到来,是电力工业‘智造’转型发展的新机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与电力生产设备自动化的深度融合,将极大的促进智能电厂的建设。”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笑华在公开场合表示。

据悉,随着新型智能电网技术和产品不断问世,一体机、智能辅助系统等多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陆续问世,智能组件与主机设备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设备在特高压交流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有力地支撑了电力工程建设的需要。目前国内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多条输变电线路建设工程。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新常态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新问题和新矛盾。为此,智能电网设备行业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跋涉险滩,坚持创新发展。”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周彦伦介绍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项目效果卓著。通过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的建设,攻克了隔离断路器、二次设备集成舱、一体化业务平台、层次化保护控制等关键技术,完成隔离断路器、集成式测控装置等19类共107种新型设备研制,使保护控制层级更加完整、性能更加可靠。

输变电设备行业前景利好

现阶段,我国电力需求增长迅速,输变电等设备行业是电力行业中最具潜力的细分领域,电网的高速建设也拉动了输变电设备发展的市场需求。

据悉,在国家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峡送电、全国联网的政策背景下,长距离输送电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电力供应安全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输变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输变电设备行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统计,5983家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3654.87亿元,同比增长 16.98%,同比增幅高于整个电工行业4.9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61.57亿元,同比增长10.73%。2014年1~8月,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83.18亿元,同比增长12.52%,同比增幅高于整个电工行业2.6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07.77亿元,同比增长4.97%。

随着特高压、光伏、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推进和电网建设投资的加大,行业将实现稳步增长。由于我国智能电网涵盖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而我国实施的是“特四大”、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能源发展战略,因此,就产品受益情况来看,输变电环中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超高压特高压设备、特高压控制保护设备、数字化变电站,以及用电环节中的智能电表前景巨大。

另外,未来电网发展趋势将不断高端化,因此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政策优势。内资高端厂商依靠成本壁垒将外资厂商挤出高端输变电设备市场,依靠技术壁垒淘汰小型厂商,依靠政策垄断壁垒瓜分市场份额。外资厂商受制于政策倾向及成本因素逐步低端化发展,最终退出中国市场。未来掌握核心输变电设备设计制造能力的厂商将成为市场领先者。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电网建设步伐将不断加快,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要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情况,提振信心,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技术、人才、质量、品牌等综合能力建设,攻坚克难、顺势而上。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