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测控:全员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动力

   日期:2015-04-22     评论:0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基石,更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力成本增长,中国四联集团发出“创新不是阳春白雪,全员皆可参与”的号召。集团提出:“要在集团上下倡导创新无禁区,让创新全员参与;要以宽容对待失败,让创新全员敢为;要推行协作型领导,让创新全员愿为;要给创新者以实惠,让创新全员想为;要赋员工创新之能,让创新全员会为。”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近两年来,集团下属的重庆四联测控技术公司通过全员创新大赛形式,鼓励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打破熟门熟路老思维,树立熟能生巧的新思路,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人参与创新 营造正能量氛围

去年8月底,作为集团改革创新试点单位,四联测控一份《关于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创新活动的安排》刚刚发布,立即在职工中激起强烈反响:“工作程序都熟门熟路了,还怎么创新?”“难道干后勤的老师傅也要创新?”“创新不是领导、专家们的专利吗?会不会又搞成形式主义?”

虽然众说纷纭,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谢彦辉却格外重视。“熟门熟路只算资格老,熟能生巧才算真本事。”谢彦辉从自己着手的研究开始思考,“现在补偿系统最大的问题是补偿周期长。以单个烘箱为例,补偿完一箱要36小时,占用两个工作日,不仅耗电,而且效率低,系统采用一问一答的通信方式,读取数据占用了太多时间。”

9月初,谢彦辉开始认真构思他的创新方案。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他终于成功了:补偿完一箱只要24小时,控制在一个工作日内,相当于效率翻番。不仅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及生产进度,而且节约的能耗可观。谢彦辉也凭借他的这个项目最终获得了全厂创新第一名。

类似的例子在公司还有很多。“现在的高压冲洗和抛光设备多、工序多。由于抛光后膜盒小波纹面清洗不干净,需要浸泡及手工抹洗才行,再加上其它流程,既复杂又容易出错。”平时工作之余,设备部高级工程师李健锋和技术人员石静也常常讨论,希望解决这一难题。

“可不可以从设备整合上找突破口?”换个思路让创新一下变得“柳暗花明”。 最后,经他们研制出的高压冲洗集抛光设备一体化自动化改造设备由原来的超声波粗洗、高压冲洗、抛光、浸泡、手工抹洗5个工序集成为1个工序自动操作完成,成为企业实现一体化、自动化、高效率工装和设备改造十分有价值的范本。

据了解,到去年9月,公司上下创新改革的参与率达到100%,各个项目陆续上报。“说实话,刚搞试点领导层心里也没底,但全员的热情很快盖过了质疑声,形成一股强大的‘创新’正能量氛围,而且成果都能在实战中出效益。实践证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这样一点一滴的创新来推动。”公司负责人说。

全员创新 职工得鼓舞企业增效益

全员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深刻改变的还有职工们的思维方式。

就在谢彦辉想办法改变通信模式时,车间工人刘江则注意到烘箱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结束后不能自动停机,要等操作员巡视发现时才能关闭,白白损失了能耗。不仅如此,操作员还必须不断巡视,加大了辅助工作量。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停机信息或者烘箱故障信息,还要影响出装产品进度。

“究其原理,并不是很有难度的问题。如果放在过去,也许抱着得过且过就算了,但受到创新的氛围触动,我觉得在我的岗位上也要做出一点实在的贡献来。”刘江翻阅相关专业书籍,加上多年实践积累,一个简单易行的《自动报警装置方案》出炉了——装上烘箱后,能迅速得到停机信息,一天可节约用电140度,出现故障还能自动报修,补偿结束后同步出装产品,操作员可以腾出手来做更多事情。同此理论,公司员工邹智霞和张霖、张承健也为柔性电路测试加装了蜂鸣器,测试和下载完毕自动提醒,操作者可同时进行更多工作。

“再优秀的领导、专家面对如何创新时也难免有局限,特别是在微观层面,不可能面面俱到。本职岗位的难题只有干这项工作的人心里最明白,也最善于想办法。”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生产和技术完全能够通过创新同步提高,关键是思维的转变,要是每位职工都发挥好洞察与思考的潜能,再付诸于创新行动,办法总比困难多。”

去年年底,公司开总结会时,创新项目的奖金一个个发到职工们的手中,大家乐坏了,终于体验到“这次的创新改革是来真的”。不过,比职工们更受益的是企业。

“这两年,公司在员工人数减少1/3的情况下,产量还在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也比较好,就是得益于创新的无形推动。”公司负责人说,“面向全员的创新,好比多兵种协同作战,特种部队再精锐,所向披靡,大部队不上,照样前功尽弃。只有用全员创新来凝聚大家的智慧与干劲,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也正因为如此,新的一年,全员创新活动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行下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