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热潮为研华COM产品带来新机遇

   日期:2012-07-24    

  “面对未来的云时代,作为嵌入式板卡的核心供应商,我们不能只提供单纯的主板与芯片。”在2012年研华嵌入式云端服务研讨会上,研华科技副总经理张家豪说道。

  实际上,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之后,国际化IT巨头们纷纷提出云计算概念及解决方案,其中也包括Intel、微软等,然而这些公司的云计算概念如何落到实处,还是需要其广泛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建设。这其中自然离不开研华,作为长期耕耘在嵌入式领域的研华,同时也是Intel与微软在嵌入式领域最为密切的合作伙伴之一,研华自从2010年提出智能地球的推手以来,一直加强在云计算及物联网方案上的建设,同时其产品组合也越来越满足云计算的需求。

  “工业云计算对嵌入式设备的要求更为严苛,包括简单的联网,可靠地存储以及更高的安全性。”张家豪如是说。

  同时,研华嵌入式运算核心事业群产品业务经理肖健萍表示,云服务加速设备的智能化进程,这些设备为COM产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每种产品和应用都有独特性,所以不可能通用标准化的产品来驱动整个包含250亿智能终端的嵌入式市场。”

  
研华嵌入式运算核心事业群产品业务经理肖健萍

  COMEToCOM,专注您的核心技术!

  “COMEToCOM,专注您的核心技术!”是研华COM产品线想出的Slogan,如果说“智能地球的推手”是对研华自身的要求的话,ComeToCOM则是研华真诚的邀请客户硬件COM时代的到来。

  研华从2004年起开始设计生产COM产品,2007年产品进入中国市场,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是研华成长最快的一条产品线。而据资料显示,目前研华已成为全球第四大COM产品供应商。根据VDC2011年发布的报告,2010年全球COM市场规模3.8亿美元,2015年将达到8.8亿美元。

  COM方案发源于欧洲,在国外市场非常流行,然而国内客户当年对其认识还非常有限,并且自身设计成熟度也不高,所以直到07年,随着中国客户国际化进程不断加深,研华COM产品才进入国内。这时,肖健萍发现国内客户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成本导向变成专业导向,需要更有竞争力、更有差异化的产品以树立自己的品牌,同时也愿意去规划未来几年的产品概念。“实际上现在同一行业的客户,我们国内厂商在能力和观念上已经完全不输给其他跨国公司。而且不光是COM产品,研华整个产品线在大陆的增速都远高于其他区域的增速。”肖健萍说。

  除了“大势”造就了研华COM产品的增长奇迹之外,在内部,研华也是十分重视COM产品线的发展。“以一个新平台来看,COM产品一定是第一个量产的产品。比如Intel一个新品出来,尽管起初的产能有限,但几乎都会投入到COM中,因为COM产品的客户是最需求新品的客户,同时也是前期开发沟通最多的客户。

  肖健萍认为,透过COM产品,可以看到研华的转型:由卖硬件的厂商变为服务导向的厂商。“虽然我们还是给客户提供硬件板卡,但客户认同的,绝不仅仅停留在板卡层面了,COM就是非常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一条产品线。”肖健萍同时表示,随着客户形态和市场的不同,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创新的服务的改变、产品形态的改变。

  COM产品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加速产品上市周期。首先,COM产品本身的模块化属性,天生注定了其可以快速导入原型设计并量产。其次,研华由于和Intel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其COM产品可以比竞争对手更早的交付客户使用。比如当英特尔发布IvyBridge时,我们的COM模块就已经同步量产,而去年,部分客户就可以使用我们的产品进行原型开发,届时客户甚至可以和Intel同时推出SandyBridge的产品。假设我们像同行一样,今年才提供产品,那么客户的新品就没有任何时间或性能优势了。

 

[pagebreak]

 COM产品需要新的服务形态

  接触COM产品后,肖健萍发现COM产品所对应的客户与传统的板卡及工控机不同,经过了慢慢的摸索,确立出一套适合国内客户的以设计服务和方案导向的销售模式,目前,研华在大陆的COM产品线共有十余名专职人员负责,涵盖技术支持与销售等,据肖健萍透露,目前COM产品技术与销售人员比大概为1:1,是一支以技术为导向的团队。特别强调的是,该技术支持团队和以往应用工程师不一样,都有硬件研发能力。需要负责的技术包括:客户培训,了解客户需求,整理开发文档等。

  目前,COM设计协助服务共包含五步,分别为方案咨询、产品方案的支持及设计协助服务、调试服务及软件定制化、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定制化并且整合散热方案及外围模块等、最终则是量产中所提供的服务。

  正因为COM设计协助服务提供如此众多的步骤,同时面向的客户及产品都不相同,所以需要有专人负责跟踪客户及项目进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客户至上的原则。同时,专门的COM团队再加上背后有研华这样强大的合作伙伴支持,可以保证整个开发过程有序并且清晰的进行,加速产品上市时间。

  肖健萍表示,目前COM主要的客户还都是规模较大的客户,他们一方面对COM类产品了解,另外则是有一定的研发实力。该类客户的主要特点是开发周期长,供货周期更长,“当你和客户经过这么漫长的研发周期之后,客户的忠诚度是很高的,这是长期的回报。”肖健萍表示,研华提供设计协助服务,绝不能仅看眼前的利益。“投入和回报是会成正比的,虽然COM产品不像传统的标准品工控机等,快速简单的销售即可。但由于客户的需求在,所以不太容易替换。”

  此外,研华几乎每月都会有一场专门针对COM产品的培训,主要负责教育市场,让客户了解COM架构,在推广研华的COM方案的同时了解客户设计时遇到的问题。“通过前期培训,让客户清楚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前避免走弯路,无论对于客户的后续开发还是我们的后续支持都是有帮助的。”肖健萍说。

  正如肖健萍的团队一样,研华在各种利基市场都在尽量提供“有门槛有水准”的服务,便捷的本地化服务正是研华与其他欧美厂商的最大区别,同时也是研华得以不断成长的内因。

  
RISC——COM不能不面临的对手

  X86与ARM架构,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竞争,这其中也包括传统工业领域。肖健萍认为,目前RISC和X86在工控领域确实有一些竞争。“但我们从RISC市场中看到了不少机会。”肖健萍指出:“大部分RISC市场都具有自主开发能力,而且主要面向专属设备,这也非常符合COM产品的定位。”

  “目前,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对于产品应用的要求增加,这给软件可扩展性高的COM产品提供了机会。”据肖健萍透露,目前COM前五大客户都是以前的RISC用户,她举例道:“比如我们认识一家做车辆诊断设备的公司,以前只是单一提供诊断应用就好,而随着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预装的软件越来越多,RISC的操作系统已经满足不了这些应用的需求,于是便转向X86。但用户不会把核心技术交给PC板卡商,同时也不会招聘冗余的X86技术人员,因此自然会转向COM产品。”

  COM相比RISC在性能、总线、IO扩展等方面还是要强一些,所以尽管二者有模糊地带的竞争,但COM产品最多也就会和高端RISC竞争。

  同时,面对未来的挑战,研华也加大在RISC方面的投入,提供相关产品。“市场没有谁统一谁的说法,我们会按照客户的选择,尽量提供最全面的产品组合。”肖健萍表示。

  云时代下COM产品的新机遇

  目前COM产品的应用范围都是集中在工业控制中,量小并且复杂度高,开发周期与生命周期都很长,所以对产品价格相对不敏感。目前,COM产品有80%集中在医疗、电力、军工及视频监控领域。

  但肖健萍认为,随着物联网及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传统工控及嵌入式领域一定会被新的应用所影响。“现在,很多消费应用习惯已进入了传统工业领域,包括触摸,多点触控,超薄机小型机等等。同时一些准工控的产品已从概念变为现实,包括车载、智能楼宇、智能电力等。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来说,一方面是要提供所对应的平台,另外就是如何迅速的找到这些客户群。”

  在肖健萍看来,COM产品是研华拓展客户群的有力武器之一,她将其比作“变形金刚”,意思是只要给出不一样的外围载板,就可以适应不一样的应用领域。同时,研华其他部门的系统级产品也会内购COM模块,所以COM产品还担负着研华产品线的另一个角色:加速自主产品的创新。

  其实,无论是面向未来的智能化设备还是智能化工控,COM产品都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更小、更便宜、更低功耗以及更多的产品组合,是云时代下,对COM产品的新要求。”肖健萍说道。

  “未来市场的机会是不可否认的,但在众多商机面前,你一定要万事俱备,否则即使再诱人的市场,也是和你无关的。这是我们过去几年成长经验,同时也是确保未来继续成长的有力保障。”肖健萍总结道。

 
本文导航:
  • (1) 云计算热潮为研华COM产品带来新机遇1
  
  
  
  
 
更多>同类企业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