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制造大国再次向全球展现新貌

   日期:2004-10-14     来源:中国测控网    

  
近几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去年纤维加工总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30%,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服装等生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超过800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制品出口贸易总额的20%。纺织大国、出口大国和纺织品消费大国,造就了纺机制造大国。

  据统计,2003年国内纺机制造业中的563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产品产量达60万吨,同比增长32%,十二大类产品除人造纤维设备和绢纺设备外,其余棉、毛、麻、丝、合成纤维、非织造布、针织和染整设备都大幅度增长,无论是品种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江、浙两省的纺机业发展尤其迅猛,江、浙两省无论是生产企业数还是产品产量和销售额,均已占全国一半以上或接近一半。

  国内纺机制造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纺织工业生产发展,使国产纺机在纺织业的装备率达80%以上。由于国产纺机和器材在制造质量和技术水平上的提高,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2003年,我国纺机出口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化纤机械增长246%、纺纱机械增长58%、织造机械增长38.9%、针织机械增长45.7%,染整机械增长29%,这充分表明我国纺机设备已步入国际市场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企业脱颖而出由于地域广袤资源丰富,我国纺机制造企业数量众多,既有生产成套设备和大型主机的生产企业,也有生产专、配件和器材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19个省市和地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一批产品质量好、用户信誉高、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企业脱颖而出。例如国有控股的经纬股份有限公司,是生产清梳联合机、并粗细、精梳机组和自动络筒的棉纺成套设备的大型企业,棉纺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70%,也是出口大户,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郑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和太平洋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的涤纶短丝成套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并有部分出口。又如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的亚麻设备、杭州纺机公司的自动缫丝机、江苏宏源公司的弹力丝假捻机、上海纺机总厂的精梳机组等等,都在国内市场中独占鳌头。在市场竞争中,不仅生产主机的大中型企业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在众多的生产专配件和器材的中小企业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龙头企业。例如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三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锦峰纺机配件有限公司、常州纺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市钢筘有限公司、南通金轮针布有限公司等等。这些企业所生产的多臂装置、纺织橡胶件、纺纱管、梳理器材、喷气喷水织机钢筘以及化纤喷丝板等产品,品种齐全、质量可靠,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有的已达50%以上。其中生产多臂装置和喷丝板的两家企业,在世界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以上列举的优秀企业是国内纺机业的佼佼者,其产品都在本届展览会上展示,另外还有许多优秀企业也在这次展会上展示其产品,从而为中国馆增添了光彩。高科技设备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国内纺织产业升级的需求,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局面,促使众多国内纺机企业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研制纺机新产品已成为趋势,从而使国产纺机在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方面都有较大提高。比较明显的有涤纶长丝、涤纶短纤维等合成纤维设备的技术水平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涤纶长短丝直接纺丝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已经开发生产了年产1万吨的海岛型复合纤维纺丝机、弹力丝假捻机形成的三个系列品种,即:双丝道高速弹力丝机、皮圈加捻式高速弹力丝机、自动络筒高速弹力丝机,最高机械速度均可达1200米/分。

  在棉纺设备中,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组、并、粗、细、设备等,技术水平已达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并成为国内棉纺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的主要装备。

  在织造设备中,中高档无梭织机已具备相当生产能力,尤其是中档无梭织机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品种规格有较大发展,机电一体化水平有了提高。整经、浆纱设备在开发和研制方面有显著进步,基本上达到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技术水平。针织机械已形成圆纬机、经编机、横机、袜机、钩编机五大类产品系列,各类产品技术水平都有提高。

  染整设备通过近几年攻关,开发了一批适用于棉、毛、针织、丝绸、纱线等产品的染整系列设备,如高效退浆前处理设备、高效退蒸漂联合机、小批量连续轧染机、高温高压卷染机、轧卷染色机、磁棒圆网印花机、伺服传动平网印花机、预缩机、热定型机等。这些设备以及为其配套的光电整纬装置、气动电动吸边器、导布辊、橡胶轧辊等产品均代表了当前国内先进水平。

  非织造布设备已先后开发出了梳理成网、针刺、水刺设备纺粘法生产线及后整理设备等。涤纶纺丝设备已可配置先进的工业通讯网络,实现生产的在线监测和控制。先进加工技术提供质量保证国内纺织机械制造水平近几年有较大提高,纺机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和精密零件制造过程中,都采用数控技术。目前重点纺机企业已拥有各类数控机床1100多台,加工中心600余台,柔性制造系统FMS有11条线。重点纺机企业金属切割数控化率达到8.7%,其中有的企业已超过了12%。数控冲床、等离子切割、三点折弯机、凸轮磨等高精度加工技术已在业内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直接数字控制技术(DNC),编程信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输送到数控机床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技术等,已在一批重点纺机制造企业应用。

  纺机企业由于加大了自身技术改造,除了改善加工手段,也同时不断提高铸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技术水平,装配工艺技术水平也有了提高,从而使国产纺机从外观到内在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从而较大地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奋发图强向纺机强国迈进总体来看,我国纺织机械优势比较明显,门类齐、品种多,能适应不同层面的市场需要,而其实用、价廉是最突出的优势。以聚酯装置单位投资为例,国产设备仅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进口设备的1/10;涤纶短纤和长丝也只有当时投资的1/4和1/5。又如棉纺成套设备,国产的价格仅为进口的1/3,国产设备生产的成纱质量完全可以与进口设备媲美。正因为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产化纤和棉纺新增能力,50%以上都采用国产设备。

  但是,与国际当代纺机先进技术水平相比,国产设备在不少方面还有差距,例如高档无梭织机,高档针织机械,大容量化纤成套设备,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差距较大。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永无止境。我国纺机企业将通过本届展览会,找出差距,努力缩短差距,继续发奋图强,向纺机强国迈进,为我国纺织工业的新发展再做贡献,为我国纺织机械出口创造新的业绩。



                    来源:中国纺织报  

 
  
  
  
  
 
更多>同类企业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资讯
可能喜欢